股票行情查询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交易手续费,股票大全,股票行情查询

新农村的意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

2023-04-07 01:23分类:帐户交易 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已经实现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并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当前,我们正面临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艰巨任务。为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其中,“乡村建设行动”首次被写入中央文件,而且明确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为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大意义。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现实逻辑

  对于乡村建设,人们并不陌生。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二三十年,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陶行知等众多仁人志士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并涌现出了“定县实验”“邹平实验”“北碚实验”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乡村建设实验”。当时,他们希望通过乡村建设运动,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乡村拯救出来。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努力终被付诸东流。

  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中国的乡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它也遇到了一系列现实挑战。比如,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日益严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快速流失,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式微,乡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仍需提升等。为此,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从而开启了中国的乡村振兴之路。

  据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27个成员单位共同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年)》显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两年以来成效显著,乡村振兴新格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根基进一步巩固、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宜居乡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等。但是,目前我们仍面临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深化农村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任,需要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由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作出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决策部署。

  可见,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提出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既不是对以往特别是近现代历史上“乡村建设运动”的简单复制,也不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或美丽乡村建设的照搬照抄,而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基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现实必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新时代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统筹协调、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既要强化乡村的硬件建设,夯实乡村基础设施,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弥补乡村短板,让美丽乡村由蓝图变为现实;也要加大乡村的软件建设,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注重人与人的和谐,不断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切实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路径选择

  一是坚持以农民作为乡村建设行动的主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立根原在群众中,办法就在群众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了解广大农民的愿望,回应广大农民的需求,发挥广大农民的才智,尊重农民、依靠农民、相信农民,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坚持共同富裕方向,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是以县域城镇为重点搭建城乡链接的支点。县域城镇是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县域城镇化之所以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内容,是因为县域城镇化既可以加快农业人口转移、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也可以诱导要素流动、改善土地资源利用绩效,还可以聚焦人力资本、促进乡村经济业态的转型升级。当然,我们必须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刻把握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深化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推动工商资本、科技和人才“上山下乡”,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首先,要统筹县域城镇和乡村规划建设。要尊重城乡功能差异的客观现实,与城镇承担行政、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的功能不同,乡村应突出生态保护、食品供应和文化传承等功能。要坚持规划先行,并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其次,要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城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以县域城镇化确保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后,要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水、电、路、气、物流、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让城乡在人流和物流上相接,在网络和道路上相通,在广播电视和住房质量上相近,使农村居民在乡间田野能够获得与城镇居民一样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并享受乡间美景、清新空气和诗意生活。

  三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导向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尤其是对于承载着生态保护功能和食品供应功能的农村而言,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既要注重城乡异质性,更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首先,要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自然生态得以修复,让人居环境更加美丽,让山川河流更加清澈,让乡村居民生活更加趋向文明、更加尊重自然、更加“亲环境”。其次,要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让乡村文明得以传承、乡村文化得以弘扬,尤其是要让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得以发扬光大,让往来乡村的人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又找得到乡愁记忆,感受不同村落的人文和风俗,体会中国乡村的魅力和风格。

  四是以农民素质提升为根本筑牢乡村人才基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人才。在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大振兴”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才振兴。目前,人才引进难、人才留住难以及人才培育难等导致的人才短缺,仍是制约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统计,2018年中国农村居民科学素质比例为4.93%,低于全国公民8.47%的平均水平。可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筑牢人才基础。只有乡村人力资本得到积累,农民素质得到提高,才能真正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加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

 

  (本文系广东省软科学项目“广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科技和人才支持政策研究”(2019A101002115)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广东乡村振兴与贫困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罗明忠 罗必良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美丽乡村”建设其实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升级阶段,它的核心在于解决乡村发展理念、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化传承以及实施路径等问题。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道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内容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是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际步骤。美丽乡村建设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绿色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国的绿色发展;没有美丽乡村建设,也不会实现美丽中国。

 

“离开繁华的城市中心,往城市更深处走,你会看见什么?你会听见什么?”

乡村振兴需要旺盛的活力,乡村振兴需要接续的奋斗。在乡村振兴的交响乐中,有一段段高亢、清脆的旋律,他们是新时代的有志青年,他们有想法、敢创新、肯实干,他们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他们挥洒青春奋斗在乡村的广阔天地间,他们就是乡村新青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而乡村广阔的天地,也给人生发展带来无限可能。亿万颗希望的种子已在田野里种下,亿万种出彩的人生等待发芽……

乡村振兴,敢先行。想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那“一杯水”,不仅要见识广、理念新,还需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一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要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注重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施策,完善政策实施方式,增强时效性和精准性。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部署要求,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实现明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新时代,新青年,新的希望正在路上!希望每一位华夏儿女都能勇毅前行,努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进入“十四五”以来,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进入深入推进期,在政策体系中的位置也变得更高。不过,尽管据市场机构测算,农村环境治理市场空间可以达到万亿元级,但如何在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的乡村打开环境治理的局面,仍是摆在环境产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是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称,今年系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此前,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城乡基础设施强调多从城镇化角度出发,鲜少落在环境层面上。

在3月1日举行的环境企业家媒体见面会上,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清新环境总裁李其林对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从环境治理在市政、工业和农村的几个领域来看,当前市政领域环境治理已逐步实现专业化、标准化,但工业污染治理、农村环境治理领域市场空间尚未充分打开,同时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仍需重点关注。

农村环境整治提速

近年来,相对于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因此,国家在最近的两年之中出台多个文件、措施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例如,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到该年年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正式对外公布,延续了2018—2020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该方案从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有效处理粪污、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等方面入手,要求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要取得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要取得新进步。

2022年,生态环境部出台实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农村环境整治水平显著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也将“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作为到2025年乡村建设行动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全国两会期间,也有许多代表委员关注农村环境治理和改善。一直关注生态环保领域的湘潭大学校长、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潘碧灵,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打好打赢长江流域总磷削减攻坚战,必须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案,建议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研究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条例,完善配套的政策和标准体系;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也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提高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全国人大代表佟亮则建议将农村地区扫保工作纳入城镇环卫体系,实现城乡环境卫生统一标准、统筹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如白色垃圾处理设施、粪污综合利用设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等。

万亿市场如何破局?

过去多年来,在城镇环境治理的市场上,环境企业的探索已经较为成熟。2022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近年来,我国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收运、处置设施能力和监测监管能力显著增强,技术和运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只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整体上仍然存在设施能力不足、技术瓶颈凸显、保障体系有待加强等短板弱项。

然而,城市和乡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例,在上述会议上,大禹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佳元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有两个痛点:一个是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但整体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来推动,融资较难;另一是整个设施运行维护水平比较低,农村空心化相对比较严重,再加上整体老龄化程度高,设施投入以后使用效果欠佳,也缺乏专业人员去维护,导致没能达到运行效果。

未来,财政资金也将更加向农村环境整治倾斜。2022年,财政部加强了对农村环境整治这一重点民生保障领域的支出,同比增长了13.8%。而在2023年水污染防治资金预算当中,还专门增加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资金预算11.25亿。

刘佳元指出,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社会资本方和行业企业应该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农村治理方面加大投入,提高政治站位,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融入国家布局战略,助力国家乡村振兴。

https://www.xusbuy.net

上一篇:现货的交易技巧(现货交易技巧)

下一篇:奔腾新车标(奔腾汽车的标志是什么)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