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情查询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交易手续费,股票大全,股票行情查询

福建自贸区发展(福建自贸区在哪)

2023-05-05 22:14分类:股票知识 阅读: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1日讯 (记者 韩肖)从制度创新到自主创新,在全国人大代表、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黄茂兴看来,福建自贸试验区正在从1.0版本进化到2.0版本。而这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培育新兴业态,打造新的商业模式,从而来推动整个自贸区经济快速发展。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中国(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茂兴做客中国经济网在线访谈两会特别节目,围绕主题“自贸区如何引领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网友进行交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泽彪/摄

福建作为古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和重要起点,福建自贸区还在“海丝”沿线国家也设立了经贸合作园区,进行投资贸易。黄茂兴表示,这正式福建自贸区探路出来的经验应用。目前,福建省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实际上已经突破了3900多亿,增长了接近11%,这对福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除了走出去,福建自贸试验区在改革过程中,通过对相关产业的创新延伸和培育出融资租赁、汽车、整车进口、飞机维修、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和业态。比如,台闽欧班列、厦蓉欧班列、华侨基金等。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中国(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茂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泽彪/摄

在黄茂兴看来,福建自贸试验区最大的特色便是两岸经济“先行先试”,为全国、两岸的经贸融合发展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他表示,在两岸金融方面,已经有六家台湾银行入驻福建自贸试验区,自贸区试点对台的人民币的跨境业务方面也正在探索中。而随着国家新一轮服务业开放,特别是金融开放的政策,福建自贸试验区在金融方面的开放和探索空间也会随之扩大。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4日讯(记者宋雅静)福建自贸试验区2015年4月挂牌成立5年以来,大胆试、大胆闯形成了一批独具福建特色、对台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成果,基本实现了总体方案和深化方案确定的发展目标,建立了与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发挥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在9月3日的“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福建自贸区云座谈会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福建自贸区累计推出16批446项创新举措,全国首创占40.6%。有40项创新举措作为改革试点经验被全国复制推广或评为“最佳实践案例”,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一些首创性的“福建经验”推动了国家根本性的制度变革。

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先后建立18个自贸试验区,构建起从沿海到沿边、沿江,从东部到中西部全覆盖的网状发展格局。福建自贸试验区是全国第二批自贸试验区,是这张大网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建自贸试验区2015年4月挂牌成立,实施范围118.04平方公里,包括福州、厦门、平潭三个片区。国家赋予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改革创新试验田、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新高地。五年来,大胆试、大胆闯,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一批独具福建特色、对台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成果,基本实现了总体方案和深化方案确定的发展目标,建立了与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发挥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改革开放步伐持续加快。累计推出16批446项创新举措,全国首创占40.6%。有40项创新举措作为改革试点经验被全国复制推广或评为“最佳实践案例”,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一些首创性的“福建经验”推动了国家根本性的制度变革。比如,关检“一站式”查验、国地税协同报税,为海关、税务机构改革探索了经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在企业注册登记环节创造了新模式,为全国商事制度改革;厦门在“多规合一”基础上,推出工程项目审批“五个一”,成为全国改革的样板,为中国在世行营商环境评估中排名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政府治理水平大幅提升。自贸试验区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了与市场规则相适应的服务型政府。简政放权领域,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来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甚至是“乘法”。政务服务领域,利用“互联网+政务”,实施“一窗办”、“网上办”、“马上办”等举措,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监管领域,强化底线思维,加快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升监管水平,让监管从简单粗放向精准高效转变,从多头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

沿海近台优势充分发挥。首先是突出对台,深化产业合作,50多个领域率先对台开放,引进一批首创性台资项目。全省四成的新增台资企业、合同台资选择落户在自贸试验区。利用两岸产业的互补性,推动电子信息、光学仪器、精密机械等产业联动发展。拉紧对台贸易纽带,持续创新通关合作模式,开展申报信息互换,试行查验结果互认,实施货物快速放行,福建已经成为台湾商品输大陆最便捷通道。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实施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政策试点,目前这个试点已扩大到全省。通过开通台胞台企征信查询、发放“金融信用证书”“麒麟卡”等途径,向台胞台企提供贷款、担保、授信等金融服务,满足台胞台企在大陆创业、就业对资金的需求。便利台胞生活,率先实施卡式台胞证、台湾居民入境免签注等政策,台胞“足不出岛”即可办证。三个片区都设立了台胞台企“一站式”服务平台,台胞参加社保、购房、购票等享受同等待遇。开展职业资格比对工作,现已完成134大项(268小项)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比对,全省直接采认台湾居民20个工种职业资格、52项台湾职业职称,实现台胞到大陆就业的无缝对接。其次是突出海丝,不断拓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开放合作,在丝路投资、丝路贸易、丝路电商等领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前重点打造中欧班列和“丝路海运”两个品牌,把海丝与陆丝紧密连接起来,为构建东西互济、内外相联的开放新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动能显著增强。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和“保税+”“金融+”等政策,培育了物联网、航空维修、融资租赁、跨境电商、进口酒等重点平台,发展了集成电路研发设计、海运快件、中转集拼等一批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了一批新兴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自贸“磁吸效应”,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源源不断流入,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坚实基地。五年来,区内累计新增企业9.8万户、注册资本2.1万亿元,税收年均增长45.4%,进出口年均增长12.8%,均较大幅度高于全省水平。

图片出自福建自贸试验区官网

7月24日,福建自贸概念股延续活跃之势,盘间,厦门国贸一度逼近涨停;最终报收10.00元,涨幅7.41%,其他概念股也是如此,收盘结果显示,象屿股份上涨3.4%、厦门港务上涨1.38%。就在上周五(7月21日),两市分化沪指跌,而福建自贸区概念股涨幅居前,其中厦门国贸一度涨停。

福建省内一市场分析师对自贸君分析道,福建自贸区概念股,尤其是厦门区域概念股近期走势强劲,从消息面上看,受到即将在9月初在厦门举办的金砖会晤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影响,而在事件背后不容忽视的是福建港口整合正在持续推进。

厦门国贸强势领涨

在福建自贸区概念股板块中,厦门国贸表现抢眼,继21日领涨之后,在24日再度拉高至一度涨停。

从基本面上,厦门国贸在7月20日发布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7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683.79亿元,同比增长67.81%,贸易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61.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9亿元,同比增长27.33%,贸易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0.30%。

事实上,就在此前,厦门国贸因港股系统性风险,旗下资管计划净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此次全额计提了可能产生的损失5.2 亿元。

对此,机构分析认为,厦门国贸在全额扣除损失后,公司净利润仍达7.79 亿元。母公司国贸控股2016 年收入1457 亿元,为《财富》世界500 强,公司有能力应对不利情况,而此次资管损失事件能得到追偿,终会有更乐观的结果。

而前述分析人士认为,除了厦门国贸之外,近期厦门港务、象屿股份等均有亮眼表现,除了前述消息面影响,在自贸区概念股走强背后,福建港口整合正在继续推进。

吹响港口整合“集结号”

公开信息显示, 6月14日,福建省国资委无偿划转其所持的福建省港航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股权给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被业界解读为福建吹响港口整合“集结号”。

根据福建省此前出台的《关于加快港口群促进“三群”联运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海西港口群发展十条措施》和《关于加快港口发展的行动纲要(2014—2018年)》,明确重点支持福建省交通集团、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对福建省内其他港口码头进行资产重组,至2018年形成中国有重要影响的两大港口企业。

厦门港是福建省内最大港,厦门港务作为厦门港最大的码头经营主体,在新一轮的国内港口整合潮中备受关注。

而《关于加快港口发展的行动纲要(2014~2018年)》指出:到2018年,福建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亿吨,其中集装箱1600万TEU;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初具规模,厦门港稳居千万TEU大港行列;福州港成为集装箱运输和外贸整车进口重要口岸;湄洲湾、罗源湾大宗散货接卸转运中心初具规模,大宗散货吞吐量均超过亿吨。

虽然福建的港口资源很丰富,但由于过去建设都是以行政区划为界,造成了港口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等现象。因此必须通过港口资源整合,才能提升自港口竞争力,并进一步拓展腹地。

事实上,厦门港口的整合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开始,又在“十三五”期间拉开新的大幕。专家认为,在供给侧改革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总体框架下,福建新一轮港口整合向纵深发展。

另据公众媒体整理数据显示,福建省港航经济前三月位居全国沿海第三,货物吞吐量增速为11.2%,高于全国沿海4.1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为11.4%,高于全国沿海4.7个百分点。

每经记者 李婷 每经编辑 杨欢

【原标题:观察 | 福建自贸区概念股为何这么牛?背后有个原因你不得不关注】

人民网北京9月6日电(记者 杜燕飞)“经过五年发展,福建自贸区基本实现了总体方案和深化方案确定的目标,建立了与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发挥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近日,福建省商务厅(自贸办)自贸政策研究处处长陈羲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福建自贸区云座谈会上表示,下一步要着力打造制度创新、资源聚集和战略发展“三个高地”,找准定位,有效作为,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福建自贸试验区2015年4月挂牌成立,包括福州、厦门、平潭三个片区。国家赋予福建自贸试验区的定位是建设改革创新试验田、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新高地。

发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

据陈羲介绍,这五年来,福建自贸区大胆试、大胆闯,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一批独具福建特色、对台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成果。

一是改革开放步伐持续加快。福建自贸区累计推出16批446项创新举措,全国首创占40.6%。有40项创新举措作为改革试点经验被全国复制推广或评为“最佳实践案例”,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一些首创性的“福建经验”推动了国家根本性的制度变革。

二是治理水平大幅提升。福建自贸试验区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了与市场规则相适应的服务型政府。利用“互联网+政务”,实施“一窗办”“网上办”“马上办”等举措,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加快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升监管水平。

三是沿海近台优势充分发挥。深化产业合作,50多个领域率先对台开放,引进一批首创性台资项目。福建省四成的新增台资企业、合同台资选择落户在自贸试验区。

四是经济发展动能显著增强。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和“保税+”“金融+”等政策,培育了物联网、航空维修、融资租赁、跨境电商、进口酒等重点平台,发展了集成电路研发设计、海运快件、中转集拼等一批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了一批新兴产业集聚区。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的坚实基地。

“五年来,区内累计新增企业9.8万户、注册资本2.1万亿元,税收年均增长45.4%,进出口年均增长12.8%,均较大幅度高于全省水平。”陈曦说。

打造制度创新、资源聚集和战略发展高地

陈曦表示,当前,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下一步要着力打造“三个高地”。

一是制度创新高地。福建自贸区将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丰富制度供给,解决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强化系统集成,梳理已有创新举措,寻找缺失环节,形成改革闭环。持续完善条块结合的复制推广工作机制,扩大改革红利受益面,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统筹兼顾“放得开”与“管得住”,加大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

二是资源集聚高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金融、汽车、基础设施等新开放领域,高起点、高水平谋划一批产业链缺失项目、延伸项目、升级项目,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健康医疗等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发展,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力争在加强市场机制建设、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塑造社会信用、强化人才保障、完善政策执行等方面取得突破,为传统产业转型提升赋能。加强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引导和支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激发企业活力。

三是战略发展高地。一方面,突出与国际先进经贸规则接轨,推进投资、贸易、金融、运输、人员往来便利化自由化,实施自由贸易港某些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争取国家在财税政策、监管措施上给予特殊安排。另一方面,突出发挥沿海近台优势,在两岸融合、海丝合作上实施更开放、更自由的政策。尤其是对台领域,持续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推进两岸共同市场建设,与台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形成更紧密联系,大力引进台湾核心技术、龙头项目、高端人才,推动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等方面实现超越,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自贸试验区建设要与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自贸试验区的‘极核’效应。”陈羲表示。

找准定位有效作为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风险挑战的准备。”陈羲表示,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应对国内外环境重大变化的策略,更是我国未来发展战略转型的抉择。作为自贸试验区,要增强风险意识和机遇意识,找准定位,有效作为。

在陈羲看来,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坚定实施开放战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争取在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加大外资权益保护。要加大在行业领域、要素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以合作增进利益关联,努力化解国际竞争中出现的制度性、结构性矛盾。要以“一带一路”为突破口,通过双向投资、互联互通,寻求开放合作的新空间。

二是要积极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紧密结合。产业链格局上,要拓宽产业的合作界面,增大防范经济下行风险的回旋余地。供应链格局上,要加大一批功能性平台的建设力度,包括福州的1233供应链服务平台、厦门的集成电路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平潭的台湾农渔产品交易平台等,提升跨境供应链一体化管理能力。

三是要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上下更大功夫。从供给侧角度出发,要提升现有产业的能级,持续完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深化“双自联动”,更充分依靠科技力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破国外对相关技术的垄断。从需求侧角度出发,要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做大自贸试验区酒类、水产品等平台。加快商品流通、分拨体系建设,依托“全闽乐购”促消费等系列活动,扩大这些商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要积极加大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探索,让消费者消费更有底气。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原创稿

https://www.xusbuy.net

上一篇:猛烈打压股价(猛烈打压与急速拉升)

下一篇:做白银如何开户(怎么投资现货白银)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