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情查询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交易手续费,股票大全,股票行情查询

媒体价值是什么(媒体价值链)

2023-06-17 19:33分类:BIAS 阅读:

【光明日报·融媒体】

时下,媒体人谈论最多的恐怕无外乎“变革”“转型”“融合”。在新技术环境下,平台的融合和媒体的转型是必然的,但在这些显见的必然变量中,媒体人必须冷静下来搞清楚:为什么变?什么必须变?什么不能变?

作为新闻内容的生产和传播者,传统媒体当然不能无视渠道的变革。如今几乎每家媒体都在尝试向移动互联网平台延伸,从纸上向线上拓展,希望自己的影响力是24小时的,是随时随地的。影响力从何而来?渠道和平台是决定性因素,但归根结底要靠内容,专业的、稀缺的内容产品才是媒体的内在生命逻辑。

换句话说,传统媒体转型融合的目的不是为了更像互联网,而是为了更加被需要,更加贴近受众需求。谁能最大程度满足受众信息和思想需求,谁就可能拥有更大的传播平台和更广泛的影响力。

■无论介质怎么变,新闻的刚性需求只会变得越来越强烈

媒体人对自身价值要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在新技术环境下是不可或缺还是可有可无,这是讨论媒体变革和融合的前提,或者说是有无必要讨论的前提。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任何时代有人的地方就有新闻,有人的地方就有信息需求,无论媒介形态怎么变,这一刚性的需求只会变得越来越强烈。

有需求就有市场,就会有专业生产者的生存空间。

但生产什么样的内容,则决定了传统媒体能不能活下去、会不会被取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表面上似乎已无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但大家普遍有种感受,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反倒有一种“窒息感”,反倒有一种“信息恐慌”和“价值观恐慌”,不知道该信谁的。

这是新兴媒介形态下新闻传播的短板,而传统媒体经过长期专业积淀,应该有能力也有动力为受众解决这两个“恐慌”。因此在媒体融合中,传统媒体应时时不忘廓清事实、守望价值的“传统”使命。也就是说,在这个“发布会还没结束,新闻就已经满天飞”的时代,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在于平息受众“信息恐慌”和“价值观恐慌”,做增量信息、增值信息和深度思想的提供者,疑难问题的解惑者,矛盾是非的定音者,通过信息调查、整合、分析,真正把受众心中的问号拉直,才可能在传媒技术变革中拥有融合的“筹码”。

■人们对专业新闻报道的期待,从解决“信息稀缺”变成了平息“信息恐慌”

“信息恐慌”需要靠深度开掘去平息,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明明白白告诉公众“是什么”。互联网上最不缺的应该就是信息,各种信息满天飞,甚至同一事件,会有多种信源种种说法。但越是这样越是让人吃不准、摸不透,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人们对专业新闻报道的期待更多地从解决信息稀缺变成了甄别信息真伪,从而平息人们内心的“信息恐慌”。

其实一切又都回到了原点:谁能第一时间通过专业采访和分析平息公众的“信息恐慌”,谁就抓住了时效,抓住了受众。也就是说,传统媒体以深度思维和问题意识,发掘公众最关心的新闻点,第一时间生产公众需要的和互联网上稀缺的新闻,对热点事件和复杂的信息进行透彻的解析,去伪存真,拉直问号,在平台越来越丰富的时代一定能够赢得市场。

解决“信息恐慌”考验媒体的定力和能力,必须要把深度当作一种思维方式,渗透到生产流程的始终,不被浮云遮望眼,也不被浮萍裹着走。在新闻内容生产中,对热点事件要有逼近真相的执着,通过对事件的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发展趋势等方面深度调查分析,形成客观判断;对一些重大问题和专业话题则要有长期跟踪的耐心,不断优化议题,真正解决受众内心的困惑。

■传统的专业媒体要有辩证思维和底线意识,抚平受众的“价值观恐慌”

“价值观恐慌”则要靠评论去引导,在一些热点事件中厘清“怎么看”的问题。互联网时代众声喧哗,众说纷纭,各种观点泛滥,普通公众常常被舆论“挟持”。透过现象,本质到底是什么?某个事件,专业的看法到底是什么?受众的期待给传统媒体留下了发声的空间。

这个时代不缺少观点,到处都是批评,到处都是声音,到处都是质疑,但缺少专业的意见,缺少建设性的意见;这个时代不缺少监督,到处都是眼睛,到处都是摄像头,到处都是曝光点,但缺少理性的、不偏激的推动者。传统媒体要做舆论场上的“清道夫”,真正以辩证思维和底线意识,捍卫常识和理性。

今年年初,《中国教育报》曾在头版刊发了一篇评论《请相信,这仍是一个拼能力的时代》,从一个调查说起,勾起舆论对“拼爹”的联想,然后通过对事实的逻辑归纳,得出一个感同身受的结论——拼能力仍是时代主流。出乎意料的是,当天上午的网络转载量就过百,随后一个多星期持续发酵,被很多公众号图解后转发,甚至登上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头条。它既实现了被人捧在手里读,也实现了蹲在马桶上读,变成了一篇名副其实的“暖文”。一篇传统媒体的小评论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能在互联网平台上逆袭,我认为正是因为它解决了互联网时代受众最核心的需求——“价值观恐慌”。

但评论尤其要注意效果问题。快餐式阅读已使新闻评论变成了餐后的冰激凌,现买现做。报纸、网络上很多都是就当天的新闻事实进行评论,直接亮明观点,并不讲究写法,这样做自然有时效性优势,也提高了表达效率,但附加值降低了,悦读感、接受度、深刻度也降低了,这实际上是一种退化和折损,“文以载道”,“文”之不存,“道”将焉附?新闻评论要讲表达的时效和思想的理性,就要在文本质量上下功夫。同样一件事,你怎么解构这个事实,怎么分析其中的常识,都应该有所讲究,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不应变成网络口水帖。

有时候,幽默诙谐的讲述中透射的犀利要比义愤填膺的观点有力得多;感同身受的换位思考和情感交流要比冷冰冰的表达有利得多。评论崇尚针砭时弊并不意味着要板起面孔讲话。评论的力量并不在于作者的态度有多强硬,用词有多重,而在于语言的渗透力、逻辑的张力、思想的深度和专业的高度。

媒体融合不应是平台之间的竞争,而应是优质资源之间的竞合,“互联网+内容产品”才是媒体融合的“风口”。那么,传统媒体能不能“飞”得起来,就要看能不能平息受众的“信息恐慌”和“价值观恐慌”。

(张显峰 作者为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

文|曾响铃

来源|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游戏厂商、玩家、媒体及相关从业者的年度盛典ChinaJoy圆满结束了,除了精彩纷呈的热游新游、酷炫的游戏科技,CDEC会议上17173媒体群总经理赵佳在演讲中关于游戏及游戏媒体行业的全新理解也引人注目。

赵佳阐述了她对整个行业的全新理解,在很多人抱怨游戏行业已经越来越艰难的时候,“玩家价值大于玩家呈现的数据价值”的新锐观点道出了游戏及游戏媒体寻找的价值真谛。

这个知性且有着深刻洞察的女CEO,正在带领17173代表行业呈现真正的媒体价值,也为游戏媒体行业在此次寒冬中的困局找到可能性。

三大问题横亘游戏媒体发展之路

目前的游戏行业,以及游戏媒体行业,长期盘亘着三大症结:

1、市场萎缩、定位迷茫

随着手游崛起PC游戏衰落,用户选择游戏门槛的降低带来了渠道和媒体角色的分化,游戏用户对常规的游戏媒体黏性越来越低,似乎需求也接近冰点,因此行业人口中称为“甲方”的游戏厂商,也对游戏媒体产生了困惑,在开源节流的大趋势下,该如何继续运用游戏媒体的传播优势。而游戏媒体如今除了常规的稿件发布、专业评测、用户社区外,还有没有能力为游戏拉新,甚至有的“甲方”会疑惑,游戏媒体是否还有继续为游戏行业提供更有利的价值。

这也导致了自2016年底至今,很多游戏公司开始减少和游戏媒体的深度合作转向渠道方向,先后有多家媒体先后宣布裁员、节流,以及关站, 游戏媒体经历了一轮行业结构化的危机,这是行业之痛。

2、劣币驱逐良币

在快速发展的新媒体产业中,有越来越多的游戏媒体加入,在各大自媒体平台能看到众多游戏媒体的身影,媒体行业也仿佛重现繁荣。但百花争鸣的繁华背后,自媒体平台门槛低的优点也逐渐变为最大的弊端。

大量没有职业规范的个人自媒体和“小站”选择了成本最低的抄袭、搬运,无数个所谓的游戏自媒体将别家的原创内容搬来搬去,换个惊悚的标题吸引大量的点击。

然后,新媒体模式下便捷的刷流量、凑传播KPI的行为已经成为行业默认的状态,游戏厂商越来越感受不到真正的传播价值,这也让游戏媒体陷入了一个新的危机,也让拥有真实传播量的优质游戏媒体也被大量客户所质疑。亦有更多的游戏用户开始反感和抵触自媒体内容,“标题党”变成了编辑们口中最无奈的贬义词。

为了顺应自媒体潮流,游戏媒体开始招入更多的年轻人,寄希望用95后的思维模式来让游戏媒体变得年轻化,让内容变得潮流化。然后新老交替的过程中,较多的游戏媒体在内容上出现了原地踏步和倒退的情况。这是行业之伤。

3、把玩家当流量、当数据

流量,是一个被游戏行业视作珍宝的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时,流量玩法成为诸多行业的标配,得流量者得天下。然而,跟随这个潮流的游戏行业,在起初的人口红利之后,逐渐吃到了苦头。将本应与游戏深度交互的用户看作冷冰冰的数据,无视用户的兴趣所向,在拥有流量的同时,也在随时的丢掉用户。

赵佳意识到如果不太去思考玩家的兴趣因素,只有粗暴的统计报表。把玩家变成数据的行为无法收获玩家的真心,游戏媒体将与其用户渐行渐远。这是行业之哀。在反思整个媒体行业产生用户信任危机的同时,她也开始构思如何爬出泥潭,远离寒冬的行业之道。

赵佳,以及赵佳对用户价值的理解

30多岁(不详)的年龄,20多岁的面庞,“重度游戏玩家”赵佳 “文武双全”,一边主导17173向新媒体形态的全面转型探索,一边也能在17173内部的《王者荣耀》游戏比赛中担任所在队伍里的“大腿”。

年轻的外表,轻松而坦诚的语调,略带甜美的声线,初次与赵佳接触,很难感受到这是一个有着长年的游戏营销从业经验,并执掌一个18年老品牌企业的CEO。

知性、柔情但又有充分的女强人气质,在霸道女总裁们的凌厉目光中,赵佳算得上一股清流,不过,这并不能掩盖她不够复杂但足够丰富的行业经历。

2011年年底投身17173之前,赵佳经历过金山、畅游两家公司,其中2006年加入畅游后,先后负责包括《天龙八部》在内的多款游戏的市场宣传、代理引进、团队投资等工作。这款《天龙八部》,后来也成为网游市场上类似热血传奇、魔兽世界、梦幻西游一般的常青树。

然而,从发行到媒体,赵佳也经历了转变期。“我花了很长时间去转变自己的产品、战略思维,去理解当年门户这样一种信息组织与发布模式背后,需求与服务、与商业模式、与大互联网背景和技术环境的关系。脱离用户需求、环境、商业模型去谈产品本身是不对的。”

2012年上任之后,近年来赵佳对17173进行了多次大刀阔斧的革新。

2013年,更换17173 logo,以全新品牌形象启航,传递快乐和分享的理念,从门户站跳跃到开阔包容的娱乐平台,并通过移动化改造服务触达、最大化传递游戏的快乐;

2013-2014年,随着游戏行业进入移动化、碎片化的高速发展期,赵佳意识到游戏媒体必将进入到围绕玩家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定制与资源整合的阶段,除了母体17173之外,赵佳打造了页游网、手游网加上2P欧美游戏站组合成的全新全面的媒体业务群平台,并通过并购搜狐秀场项目组,全面进行173的内容视频化建设。

2017年,在游戏行业整体低迷时,赵佳带领17173以敏锐的洞察走向媒体价值回归之路,通过“游戏大爆炸”等原创品牌杀入新媒体生态,并通过KOL运营等方式强化用户粘度,走出了一条与其他游戏媒体迥然不同的道路。

而这一切的革新,都建立在赵佳对用户价值的动态理解上。在赵佳看来,“游戏设计不能只依赖调动让人上瘾的的奖励系统,更重要的是调动人的正向情感需求”。过去那些挖空心思让充值、诱导用户上瘾的游戏研发,很可能走到了尽头,页游、手游的大面积死亡就是例证。赵佳认为,游戏制作人在研发阶段就要关注“你的游戏到底要传递给用户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些同样影响着游戏媒体究竟应当如何做的走向。

赵佳的这些判断,来自于一系列长久思考后的用户价值思考。

1、用户对游戏媒体服务有三个固有的、不可否认的需求

这三个需求是:

找到好玩的游戏,即用户希望游戏媒体作为可信赖的第三方提供真正优质好玩的游戏来源;

提升游戏能力,即帮助用户在游戏玩法、游戏操作、游戏探索等方面提升能力,更好地强化游戏体验;

对游戏体验进行分享交流,帮助玩家用户更好地表达、交流对游戏的感想,形成分享交流的路径。

任何游戏媒体,都绕不过这三个用户需求,任何的媒体行为都应该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这三个需求。

2、调用玩家的“正向情感需求”

通过参数来锁定玩家群体的“参数营销”是过去厂商与游戏媒体常用的方式,而赵佳发现,玩家选择游戏的过程已经越来越复杂,3D、2D,卡牌、RPG、MOBA,PVE、PVP,个人、小队、团队……到最后,更多人其实玩的是一种体验,它无法被参数定义,没有人就应该天生被定义到某个参数的目标群体里。

说白了,游戏的那些获客套路,真正逐渐丧失吸引力,随着而来的游戏媒体营销也要相应发生变化,同样用高质量内容留住用户,内容要在什么方向着陆很重要。由此,我们看到游戏媒体上推荐的3D、多职业选择之类的噱头越来越不能吸引玩家,反倒是强调“一个公会一起玩游戏”体验的“当年兄弟,依旧传奇”的页游有着天量的流水。

公会文化、一起打BOSS、兄弟情、同人文化……这些宣泄玩家正向情感需求的玩法正在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

3、携用户以令诸侯

回过头来看,游戏媒体的问题出就出在,用户和他们想要获得的内容之间,缺少了一个有效的传递“介质”,而游戏媒体过去没能充当介质的属性。

“介质”是什么,媒体属性就应当是什么。在赵佳看来,让用户重新认可媒体的价值,就是要让媒体在调动玩家正向情感需求中产生优质内容,两者紧密相连,让媒体价值=用户价值。这个过程中,要拒绝“换皮”,拒绝劣币,用创新和优质来改善游戏媒体行业的环境。

因为,媒体越没有用户价值,就越没有客户价值,就越没有谈判力。携用户的就可以令诸侯,用户影响力在谁家,谁就是王。

最终,通过这三个层面、层层递进的用户价值思考,赵佳提出理解未来游戏产品与媒体发展趋势的三个维度:

① 情感:如上所述,未来的游戏设计需要引导正向的情感反馈,不能再走诱导成瘾、砸钱吸引所谓“流量”的老路;

② 营销:营销与游戏设计要在体验层实现用户情感触发的一致性,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可能都不会真正触及玩家的正向情感需求,市场洞察要反馈和影响研发前端;

③ 试错:通过新媒体内容验证营销/研发策略,本质上,游戏与媒体不再区分上下游、甲乙方,已经形成共同体的关系,把游戏媒体当做乙方的思维要被淘汰,游戏新媒体对游戏营销/研发策略有着重要的反向链条价值,或者说,游戏新媒体本身就是检验游戏体验层/营销策略层是否实现情感触发一致性最好的试错途径。

战略+战术+落地,用户价值洞察下赵佳有自己的操盘手法

最初,赵佳进入17173时,发行方的工作经历对其正向的影响是能够更好的理解发行方的痛点并服务客户,同时也对早期的媒体业务理解产生了负面影响,“我当初对于媒体的理解是自以为是的,对媒体和互联网产品的认知是有偏颇的。从厂商的角度看媒体,以为媒体就是做做曝光,发发新闻稿,做做攻略和社区,但是其实并不理解在用户角度这些服务究竟提供了怎样的价值,以及游戏媒体作为一种互联网业务的内核。"

而且,作为非独立企业,17173在畅游体系下,发展仍然需要遵循畅游的一些既定要求,服从大局,某些竞争性游戏媒体可以多元化甚至转行到其他领域,17173还必须在媒体领域继续深耕。

然而,问题终究需要得到解决,在游戏媒体的困境中,赵佳在多方面学习和了解后,发现“自己是孤独的”,并没有前人可以借鉴,只能通过自己摸索和创新去改变。这也说明,赵佳掌舵的17173在走着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

好在,赵佳与彼时的17173,本身就具备了应对的优势。

“我们不谈企业文化,因为17173是由真正爱游戏、爱媒体的员工聚集在一起打造的游戏媒体;我们自己就是玩家,做游戏内容总会从用户角度思考TA要的是什么。”玩家心态让17173对待媒体更有自己的先一步认知,而年轻化的群体也更能敏感地发现游戏需求的走向,这些让17173的探索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形成创新的用户价值洞察就在意料之中。

在实操中,17173通过对用户的了解、对游戏产品的了解,最终形成对媒体内容及产品的几个关键认知:

1、用户是整个网络的用户

“你的用户在关注你的同时,也在关注更多其他互联网内容”,赵佳说,“没有理由所有互联网内容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游戏媒体还能独善其身。”

游戏媒体的用户的使用习惯、审美标准、沟通习惯都在随着这个互联网上的多数产品——例如京东、淘宝、爱奇艺、美图——而动态变化。

用户不仅在使用17173的产品,也在使用其他产品,比较的心态不可避免。因此,17173的产品和内容要更有人性化,更符合玩家在游戏里的内容需求,要多利用玩家的兴趣、积极挖掘需求进行产出。

2、用户的内容需求在不同阶段是不同的

赵佳观察到,玩家在提升游戏能力的过程中,有一个“正弦函数”现象:玩家能力与体验的关系并不总是成正比,起初用户能力越强体验感越强,随着能力到一定级别,体验反而下降,没有能力提升的惊喜,更多的训练也变得乏味。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竞技荣誉、团队协作等非游戏操作快感层面的体验价值又凸显出来。

对于非职业玩家来说,大多数人越来越倾向于“小提升”带来“大体验”,花费更少的精力投入,获得最大的体验回馈。以吃鸡为例,选择降落地点之类的“小技巧”已经比“万字长文大型攻略”更受用户欢迎,玩家变成了追求浅度游戏、深度体验的群体。

3、用户永远需要“新”的体验

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面对诸多讯息的“耐心”越来越差,同质化的体验往往难以打动用户,他们需要不断的、新的刺激,才会对内容产生兴趣。

在MMORPG长河中,那些号称对标《魔兽世界》的游戏,最终都惨淡收场,其原因就在于即便都打着剧情、团队、宏大场景的旗号,同质化的体验并不能吸引用户。而《魔兽世界》本身也在日渐衰落,它给予自己玩家的体验同样缺乏足够的创新。

游戏媒体也是如此,对于众多IP来说,用户需要的是不断地“新”,只有持续创新才能维持用户价值高位。即便是已经有了足够多创新的17173平台本身,未来仍有可能依据玩家的变化进行大的变革。

在这些关键认知下,赵佳在17173在内部做出了多项新媒体布局的改变:

① 归类栏目,盘点17173门户原有的频道资源,对其中的优势内容进行筛选;

② 考察内容团队、栏目制作人的能力、擅长领域方向,是否足够适应新媒体运营的转变,进行独立子品牌的包装,审视在资源上是否有足够的支撑;

③ 对内容进行监督,确保产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以负责任的态度改善媒体行业的环境。

在赵佳操盘下,没有过于谨小慎微,也没有急切地贪大求全,17173媒体矩阵最终有了颇为丰硕的成果,内容、营销效果也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例如,在《非人学园》case中,17173通过新媒体矩阵输出,制定了详尽的内容策略:首先强化定位,对外输出符合二次元爱好者审美的角色设定及世界观,与市面主流MOBA区隔,筛选游戏核心受众;然后升华品质,提炼玩法差异,验证画面/打击感/皮肤设计/平衡性等方面领先业内,扩大公测期用户规模,吸引竞品游戏玩家关注;最后强化口碑,通过日本声优小姐姐在游戏中被调戏的视频在B站弹幕刷屏等事件,向玩家持续传递游戏火热安利的现象。这些动作通过柒叁、游戏X博士、正经小弟等媒体矩阵输出,在6月25日~28日四天实现全网阅读322.2万,玩家有效评论3813条的成绩。

事实上,这些案例支撑的落地实操动作背后,也反映出赵佳在新媒体战略布局上的总体考量,包括:

A、 打造明星内容制作人

目前,17173拥有多个新媒体子品牌/IP,包括3月启动的游戏大爆炸、吃鸡大师、梦幻西游、暴雪游戏、DNF、王者荣耀等百家号子媒体,以及知名栏目游戏X博士、正经小弟、哔哔、柒叁等,此外还有门户时代的高价值财产大B神、大J神等。

对17173整体而言,这些子媒体/矩阵,除了极大丰富其媒体版图和内容形态,更重要的是抓住了玩家用户对游戏营销“情感共鸣与圈层认同”的需求,为17173带来了高用户粘性。

B、打造动态定制化专区

17173会根据爆款游戏做定制化的专区,而专区则根据爆款游戏的不同阶段,鼓励玩家产出不同层次的内容。

新游前期,以新闻、评测为主;

游戏上线后,产出新手、高手、大神等不同层次的攻略,攻略以游戏技巧为主,让媒体的游戏专区和玩家在游戏里的成长周期相同,共同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17173同时邀请玩家大神作为专区的作者输出贴近玩家的优质内容。

C、打造与分发平台的利益协同关系

17173将优质、原创、层次丰富的内容通过今日头条,百家号等平台覆盖到更多用户,形成自媒体分发矩阵,配合媒体3.0的大趋势,发挥17173的独家优势。

某种程度上,17173这种以媒体价值回归、输出高质量内容的游戏媒体,与百家号这种与人民日报合作在内容质量上持续发力的内容分发平台,其结合就成了一种必然。

“高质量内容与高质量平台合作,净化新媒体环境”,对如何看待与百家号深化的合作,赵佳如是说。3月合作启动后,到7月仅4个月时间实现了单平台累积阅读超过6000万,日阅读峰值144万的成果。

结语

游戏行业数度被宣称又陷入了一个新的寒冬,但是仍有很多游戏人内心依然火热,他们仍在尝试改变现状,依然努力创新,去呈现出自己的价值,完成自己的使命。不管什么样的行业,都需要这样的先驱者来推动行业的不断进步。

赵佳在CDEC提出的理解未来游戏产品与媒体发展趋势的三个维度“情感、营销、试错”,是游戏行业浮躁中的一缕清流,她以知性的洞察将游戏行业最重要的因素提及并将之细化。毫无疑问,媒体要呈现的价值,就是游戏圈所寻找的用户价值。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商业评论等2016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评委;

3、AI新媒体“智能相对论”创始人;

4、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5、《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杂志撰稿人;

6、钛媒体、界面、虎嗅等近80家专栏作者;

7、“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8、现为“今日头条问答签约作者”、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记者 杨峥 王毅 摄

编者按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回答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把我们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7年来,新闻舆论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昨日,“日日新·向未来”2023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日新论坛在云报传媒广场举行,来自学界的专家和业界的同行汇聚一堂,交流最新学习研究成果。云南日报选编会议精彩观点和发言,以及省内州(市)、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学习实践成果,集纳推出、集中展示,总结成果的同时也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闻舆论工作建言献策。

《云南日报》版面截屏

现代传媒如何生产融媒精品力作

日新论坛专题研讨环节,以“现代传媒如何生产融媒精品力作”为主题,由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主持,邀请了东西部4家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来分享交流。4家媒体的代表分别从加强国际传播、推进媒体融合转型、弘扬主流价值观、做好主题报道等方面展开讨论。

北京日报国际传播部主任 李海青:

在国际传播中逆风而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如今,媒体融合已进入下半场,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中,北京日报从顶层设计、制度保障、创新实践等方面积极探索。北京日报国际传播部成立于2022年4月,专职运营海外社交媒体机构账号。北京日报国际传播部临危受命,在国际传播于我不利的环境中逆风而行,短短半年已创造了几项第一:北京市属媒体中第一个专职运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的内设部门;北京市属媒体新设海媒账号中粉丝量第一个突破10万;北京市属媒体新设海媒账号中第一个产生20万+产品。在国际传播方面,我们分享与交流一些经验。

初体验。2021年10月,北京日报从下属公司抽调人员,开始筹建海外社交媒体机构账号专职运营团队,由总编办主任兼职负责。北京日报国际传播部是一个具有融合创新意义的新架构,部门人员分别拥有企业身份和事业身份。在这种机制下,部门拥有较大的业绩考评权限,有更大的力度实现任务导向。部门从2021年11月8日开始陆续开设系列机构账号,构建了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矩阵。

小成绩。2022年,北京日报社国际传播矩阵共发帖34600余条,阅读量超3000万次,互动量超25万次。其中,全网阅读量(观看量)千万级产品(专题)1个,海媒矩阵百万+产品2个,1万+产品近40个。在北京市海外社交平台国际传播工作会上介绍了经验。其中,原创视频“亲爱的迪奥,是时候放手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了”,获得北京新闻奖二等奖。美国彭博新闻社在报道迪奥事件时,也引述了该视频新闻中的观点;2022年6月产品“感动!地震瞬间幼师飞奔保护孩子”视频当年优兔播放量240余万人次(截至2023年2月6日,播放量375万人次),在中国国际传播视频中流量居前。

着力点。在内容创建上,北京日报国际传播部立足北京特色和京味文化,聚焦人文风情、生活味道、知识趣味等内容,展现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塑造最新最美最好的北京形象,讲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故事。具体到原创视频方面,我们通过对海媒头部账号的调研,结合自身生产能力,机构账号形成了日常新闻依托党报资源、特色视频依靠自身原创的发展思路,陆续推出了“胡同里的冬奥”“北京遗产·24节气”等系列双语视频。原创视频生动传播文化北京、潮流北京、宜居北京形象,成为讲述北京特色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

经验点。北京日报社海媒机构账号运营团队成立刚刚一年,经验方面不多,总结起来大致有三条:一是勤奋发帖,大曝光量是账号不断成长的基本条件;二是持续创新,不断总结平台传播规律,在选题、制作、运营中加以运用;三是加强学习,向头部账号学,向同行专家学,不断提升国际传播的素质能力。

下一步,北京日报社国际传播矩阵在做好日常新闻发布、重大活动专题发布的前提下,聚焦传统文化,继续做好《细说中国宝贝》系列双语视频,策划制作《中轴线申遗》音乐视频、《北京绝活儿》等专题产品;搭建“留学北京”海媒信息聚合平台,做好准留学生和北京高校的桥梁。为了拓宽《北京绝活儿》稿源渠道,将在抖音、快手、B站、微博视频号、微信视频号开设“北京绝活儿”账号。同时,将继续加大队伍建设力度,深入研究平台运营规律,创新选题策划,线上线下联动,多出爆款产品,推动账号成长,进一步提高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的国际影响力,讲好有北京特色的中国故事。

记者 龙敏飞 整理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指挥调度中心主任 谢炜:让主流价值观直抵人心

近年来,云报客户端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打造高质量、大影响内容为工作重点,推出了许多精品力作。2020至2022年,云报客户端连续3年有4件作品在中国新媒体大会上获得“十佳案例”,在全国地方媒体中是唯一一家。

2022年,云报客户端编辑团队有39件产品获得超过1000万+的传播量,其中1亿次以上的产品7件,10亿次以上的产品2件。这里,我简要和大家分享几个案例——

《你好,马吉米溜索!出山,扶贫金果果》案例。我们派出报道组,深入马吉米村驻扎十余天开展蹲点式、体验式、跟踪式采访,聚焦马吉米村首条产业“溜索”建成始末,采集到大量的一手信息、视频和画面。结合新媒体特点,制作了文图、短视频、海报等一系列产品,同时《云南日报》、云报客户端以及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进行刊发,并开设专题、话题进行精彩呈现。这组报道综合点击量超3000万,获评中国记协“2020中国新媒体扶贫十大优秀案例”。

《百年芳华 初心传承》案例。该案例以“跟着总书记学党史”为总思路,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讲述过、点赞过的36个党史故事,由主题手绘插画、融媒体稿件、3D动态视频、H5产品、原创歌曲以及线下展厅等多种产品构成,全网综合阅读量超过2.53亿次,成为“现象级”融媒体产品,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2022年1月20日,《百年芳华 初心传承》入选由中国记协组织评选的“庆祝建党百年融创报道十大精品案例”。

《8省区网媒大联动·我在边疆望北京》案例。该作品是喜迎党的二十大隆重推出的大型融媒体联动报道产品,其突出特点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统一策划、同步实施、资源叠加、联动展示的大型融媒体联动互动宣传。《8省区网媒大联动·我在边疆望北京》融媒体报道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报客户端策划执行,联动云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西藏、新疆8个边疆省区的主流媒体共同参与同步推出。系列报道从2022年9月10日持续发布至10月22日,为期44天,期间一共推出了50余件联动融媒体产品。该策划总阅读量超过18亿次,产生了良好社会效果,被中宣部阅评专门表扬,获评2022年度全国网上宣传精品项目。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让主流价值观直抵人心的方法。首先,在海量信息中突出区域亮点,需要站位全局抓策划。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将全国重大主题和云南特色亮点相结合,站在全国看云南、跳出云南看云南,巧妙地让云南声音借势传播,在全国舆论场“C位”出圈。

其次,在海量信息中突出区域亮点,需要聚精会神抓内容。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技术为要。说一千道一万,内容永远是根本。媒体转型发展的优势,最终要靠内容的优势体现出来。不管传播手段如何迭代、技术水平如何升级,都要坚持做优质内容的提供者、引领者,努力向受众提供深度、权威、专业、多元的内容。

再次,在海量信息中突出区域亮点,需要统筹资源抓渠道。只有把内容和渠道结合起来才有可能产生网络爆款。去年,我们多次与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州市县级媒体以及商业平台等密切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盘棋”的全媒体传播矩阵,有效支撑了“我在边疆望北京”“我在云南过大年”等大型联动活动的开展。

记者 余国鹏 整理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客户端总监 尤莼洁:

融媒生产怎样“脱胎换骨”

为适应移动阅读需求,2014年起解放日报推出“上观新闻”客户端。2015年12月18日,解放日报启动“深度融合整体转型”改革。2016年3月1日起,解放日报探索“一支队伍两个平台”,率先实现主力军向互联网舆论主阵地战略转移,迈出了从相“加”到相“融”的关键一步。

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坚持“融合转型永远在路上”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赋能建设新型主流媒体,通过优质精品内容加强舆论引导能力,毫不动摇继续办好《解放日报》、毫不迟疑向新媒体深度融合转型,在改流程上坚持“移动优先,采编链动起来快起来转起来”,在强技术上做到“技术赋能,建立技术团队,加快新技术应用”,通过多种融媒体产品的实践,有力提升了党报传播力和影响力。

融合转型靠什么?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主流媒体融合转型是大势所趋,如何实现更加彻底的转型?第一是要靠顶层设计,各个部门之间的壁垒要打通,要达成融媒的共识,凝聚起推动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合力。第二个是靠资源扶持,合理性的“稀缺资源”非常重要,也是推动融合转型的关键。第三个是定下目标之后要全力推进。

“脱胎换骨”如何做到?一是改革的活力来自于内生动力。一开始,很多记者也有很大压力,最终的“脱胎换骨”还是来自记者观念与意识的转变,来自于内生的动力。这背后,一方面是KPI(关键绩效指标)的影响,移动端有新的考核机制;另一方面则是激励机制的存在,让记者的压力变成了内生的动力。二是凝聚思想共识才能焕发最大活力。为适应融媒体时代,记者们在思想上不断进行转变,在行动上不断转型,最终成为推动媒体改革“脱胎换骨”的重要力量。

“党报+互联网”,加出了什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人感叹报纸做不好了,报纸是不是被放弃了?互联网诞生之后,对报纸而言,可选择的内容更加丰富。内容生产必须坚持“移动优先”的原则,但报纸在选择上可以更好地“以质取胜”。所以,近年来解放日报在内容生产、版面制作等方面,还是屡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比如,2020年9月9日,《解放日报》全国抗疫表彰大会1版和4版打通制作的通版版面,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在内容生产上,解放日报也积极探索。去年,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委外宣办与解放日报社共同策划制作的《百姓话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实践案例》系列短视频就在全网推出,这是上海新闻界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而精心制作的作品。此外,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上海16个区区委宣传部和新民晚报社联合出品的《老外讲故事·另眼观盛会》百集融媒体产品也备受关注。这些,都是全新的大型融媒体产品。

改革向纵深推进,如何留住人才?一是改革要为年轻人才搭建平台。报社这些年一直在思考如何留住年轻人?我们也希望通过一些新的融媒体产品的生产为年轻人搭建舞台,给他们锤炼与提升的机会。报社很多记者都非常年轻,是“95后”甚至是“00后”的记者,他们也在积极尝试做一些新的视频产品,追求有价值的内容,永远都不会过时。

记者 龙敏飞 整理

四川日报新媒体编辑中心主任 赖永强:主题新闻报道如何“出圈”

我分享的题目是主流媒体的主题新闻报道如何出圈,是以川观新闻的主题报道为例。川报新媒体编辑中心主要负责川观新闻和客户端,以及“四川在线”网站的内容生产。

说到主题报道,有四个方面的背景。第一个是现在的媒体传播处于分散的、去中心化的时代,用户可以选择屏蔽传统的长篇宏文,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第二个挑战是现在人人焦虑,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很“重”的时代。第三个是现在用户消费信息的主战场在哪里?这值得我们思考。第四个就是网民不再仅仅被动地消费信息,现在他们也生产信息。基于四个方面的背景,我们提出重大主题报道要突出“三化”:第一是轻量化,第二是视频化,第三是互动化。

在轻量化上,就是要降低主题报道的阅读门槛。我们对新闻采编队伍提出了这个理念:新媒体优先、移动优先。过去的鸿篇大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比较“硬”,阅读的门槛有点高。那么怎么样才能让报道“软”下来?我的体会是首先要有创意,就是怎么把领导布置的任务用一个比较好的创意结合起来。其次是选择的切入点一定要小、角度要巧、体量还要小;最后是尽量采用故事化的方式,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把故事讲好、讲好故事。

在视频化上,视频是有情绪和情感的,相对而言比我们过去鸿篇大论的作品更能够出圈、更能够分享。如三星堆的文物网红挖掘出来后,我们就做了短视频,采用当时比较流行的电影方式,写了一首歌,让它动起来,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这个产品就比较讨巧、比较软。此外,视频化要注意新的“520原则”,即20秒的短视频,如果5秒之内抢不了观众的视线,也就算报废了。

在互动化上,我同样以例子来说明。在党的二十大期间,我们联合当地的熊猫邮局,做了一个有意思的线上线下都能参与的活动,让大家给未来5年的自己写信。参与者用传统的方式,把明信片寄到邮局,邮局在5年之后,在他写信的那一天准时给他送达,这吸引了很多人参与。

总之,在推动主题报道创新上,要做到“三个注重”:第一个是注重创意的孵化,这需要我们充分激发年轻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当然还要匹配相关的激励机制。第二个是注重创新的表达,在新媒体空间确实是需要软表达、故事化、口语化的。最后是注重技术的应用,要紧紧围绕产品应用层面去做,采用跟随式的技术创新,是能做出一些技术应用产品。

记者 余国鹏 整理

媒体融合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引领未来

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贺大为

为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需求,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强化科技支撑,2019年11月,科技部批准建设了四家媒体融合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位列其中。在发展过程中,新华社结合自身的特色、优势等做了很多探索与尝试。关于媒体融合实验室发展方向,可以从“进一步明晰定位、进一步明晰路径、进一步创新机制”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进一步明晰定位。一是面向何种战略需求。“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是“四个面向”之一,从新华社的角度来说,大的战略需求就是媒体融合发展和加强对外传播建设。二是把握科研和媒体业务的关系。从信息化到网络化再到数字化,在这个升级迭代的过程中,媒体业务与科研是深度耦合、一体化的。基于此,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不仅要考虑技术问题,还要考虑基于前沿技术对整个业务流程的重塑。三是如何做到“非你莫属”。要确定一个重点实验室,一个要做到“非做不可”,另一个要做到“非你莫属”。“非你莫属”就是要明确实验室所具备的其他同类科研机构不具备的职能定位、特色优势。以新华社为例,多年来积累的大量权威数据、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等内容,就具有独特性。

进一步明晰路径。一是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省属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在全省具有唯一性,这是独特优势,可考虑纳入全省科研的一体化规划。二是中央媒体的联合科研。新华社每天用7种语言向全球发稿,但小语种这一块目前无力去做更大的投入和拓展,这一点可以结合云南的地域优势,在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小语种应用上做深度联合。三是本地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要与本地高校深度结合,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统筹。

进一步创新机制。一是面向应用的研发策略。技术与应用要结合起来,做一件事,做一项技术,就要想清楚它的应用场景是什么、给谁用、解决什么问题;往“下游”思考,想清楚数据规模需要多大、数据源在哪里?关键要素齐备之后,再做下一步的延伸。二是采编业务的反向支撑。技术赋能采编是融媒体发展的必经之路,但过分地强调技术赋能采编容易陷入误区,在技术研发过程中,需要业务部门的参与和支持。三是市场化的运营平台。目前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实体化运营,专门成立一家社属企业作为支撑平台,在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人员团队的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等方面机制灵活,在这个实验室的平台上,科研和应用结合,可以孕育出全媒体内容生产传播的全部要素、全部流程和全部机制。

记者 龙敏飞 整理

元宇宙数字营销的文化解读引领未来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殿元

“元宇宙”作为新兴概念在近年迅速蹿红,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元宇宙是什么?与时间有什么关系?元宇宙营销在文化上究竟能带来什么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欲望修辞:充满广告味道的元宇宙话题。元宇宙和以往的一些新技术概念,如区块链、比特币相比,更容易被人接受。从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来看,这是因为元宇宙的概念里面有很多我们似曾相识的东西。此外,广告学成功的秘诀就是对欲望的孵化。就像叔本华谈到的,人生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痛苦,欲望得到满足就无聊。

超越真伪:元宇宙营销的艺术化传达。在一个精于算计的社会里,我们需要一个想象的世界。元宇宙营销非真非假,问题也不在于信和不信。广告并不欺骗我们:它是超越真和伪的,正如时尚是超越丑和美的。在元宇宙的世界里,物品都被数字化和形象化,拟像化之后的品牌世界是超现实的,完全断绝和自然的联系。

放逐救赎:元宇宙营销与商业行为的自我膨胀。元宇宙的世界是资本理性,而用户非理性的世界。这一点上,2012年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商标的世界》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个故事里面,所有的主角都是商标,有人,但都是面目不清的。这个故事最终的结局是一场大地震,将这个世界全部摧毁。这是一种预言,也是一种隐喻。

似是而非:元宇宙营销的进步主义迷思。近十年来,AI和区块链的发展为极度自主化和自动化、去中心化和去人为干预的价值观提供了发育的土壤和氛围。人生的意义是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探索。如果元宇宙技术将消除一切不确定性,那进步就是倒退。

庄周梦蝶:技术的人化和人的技术化。构成元宇宙的技术元素,不仅仅是区块链、物联网、算法、人工智能、电子游戏、交互技术,还包括文化、艺术、思想以及哲学。元宇宙当然不是一个人,但它是活生生的人类所汇聚而成的。人让渡个性、空间和隐私换取“幸福”的过程中,深深打上机器的烙印。

幸福自由:《反乌托邦小说》的启示。幸福和自由是对立的。俄国扎米亚京的《我们》、英国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英国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的主题:幸福和自由互不相容。建立在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系统之上的元宇宙,高度的统一压抑了人的个性,富足、便利是以丧失个性自由为代价的。

卡夫丁峡谷:奔向灵魂世界的路上。元宇宙不是数字孪生,而是与现实世界无关的虚拟世界,一开始是从现实世界逃离,进入由技术营造的生活世界,最后是进入灵魂世界。元宇宙的世俗生活是出发点,也是精神和灵魂世界的必经之地。因此,商业和资本主导的元宇宙既是一个最好的世界,也是一个最坏的世界。

记者 龙敏飞 整理

构建数实融合新格局新业态引领未来

京东探索研究院院长、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

陶大程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元宇宙的兴起则为数实融合的实施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我们可以从时代虚拟人生、互联网技术创新总和、下一代互联网、内容升级、疫情“憋”出元宇宙、产业升级、共同富裕的新路径、互联网行业的内卷以及超高预期形成的通货膨胀等视角来理解和定义元宇宙。

用整体的观点来分析元宇宙在入口侧和出口侧的变革,就会发现元宇宙不只是一类技术一类产品,而是一场以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为基础的产业变革,会带来一场以数实融合为主题的商业格局和产业结构的转变。

在入口侧上,第一个观点是去中心化的数字进程,元宇宙时代万物皆入口。更深一层的趋势是商业模式的私域化转变,这极大地降低实体经济参与数字经济的门槛。第二个观点是数字服务泛在化。未来数字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有三大阶段的拓展,一是数字内容本身的3D化个性化的生成,二是对环境和行为的实时反馈能力,三是数字服务链条的延伸。

在出口侧上,元宇宙提升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力有两条路径,一是生产范式转变,创造一个高精度的数字孪生场景,减少物理世界调优与试错等环节,达到研发周期缩短、创新能力提高等效果。二是优化方式的转变,产业元宇宙能够打破数据孤岛,将单点优化范式,转型升级为全链路的协同优化。

长期以来,文旅产业存在几个痛点:在景区管理方面,景区、景点、游客这三大数据源互相割裂,无法做到科学有效的数据驱动,也没有办法针对游客的个人需求,实现千人千面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景区管理也很难做到实时响应,一套管理方案被迫应对多种不同的场景。

针对以上痛点,我们可以通过高精度地图、AR/VR等技术实现1:1的数字孪生场景重构,实现虚实共生的互动体验。对于云南的文旅产业来说,元宇宙能够与消博园、消博会、环岛公路、博物馆、地产、康养等相关的场景进行融合,通过虚拟仿真世界获得沉浸式的游览、购物、游玩、社交体验,培育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和旅游品牌。元宇宙在文旅产业的另外一个应用核心是数字藏品的线上交易。通过链上发行、链上交易,保障创作者和收藏者的相关权益。

总的来说,文旅元宇宙是通过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将数字内容体验与实体文旅相融合,打通游客与景区的数据孤岛,将经验决策提升为数据驱动的决策,将被动滞后的景区设计管理提升为主动;并创新了以数字藏品为代表的数字文旅增长引擎,实现了文旅产业服务管理运营的智慧化。

记者 余国鹏 整理

国家治理现代化下的大融合引领未来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郭全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媒体融合也要放在这个大框架中,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更好发展。媒体融合提出以来,经历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很多传媒集团都取得一定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有三种不同思路:小融合、中融合和大融合。

小融合,是新媒体的部门融合,就是成立一个新的融媒体中心或技术部门,这只是部门之间的融合。中融合是集团的整体性融合,从基层的技术平台开始打通,然后把所有资源融合到一起,包括用户资源、数据资源、内容资源。大融合是将自身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这样传统媒体才能依靠自身优势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推动大融合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第一是要有互联网思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以体验为核心。第二是要提升服务能力。没有服务,引导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一定要做好服务。第三是跳出新闻做融合,媒体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新闻单位的事,而是要把我们掌握的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等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

大融合怎么去实施?一是要在认知框架上去看媒体深度融合的基础到底是什么。要认识到,做好现代传播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是媒体的安身立命之处,然后才能用制度性优势去获取稀缺资源,提升市场化能力,重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高。

二是要重视主要领导问题,地方主要领导要重视媒体转型发展,为媒体深度融合创造条件;传媒集团的主要领导要善于抓住关键,打通媒体融合各个重要环节,促进大融合转型,对于关键岗位、特殊技能人才,要在规定范围内用好政策,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动力。

三是要将打造区域性或者行业性的综合服务自主可控平台作为核心任务。这一平台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智媒体;第二个是智慧政府;第三个是智慧城市运营,如果一个地方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是由传媒集团来做的话,那就证明其基本解决了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再造问题。

四是配套措施,首先要建立起更为市场化的内部体制机制,包括管理体制、薪酬制度等。其次要采取跟随式的技术战略,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做集成,然后和场景做结合应用。再次是培养全媒体人才队伍,只有建立一支敢担当、会担当、能担当的人才队伍,媒体融合才能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记者 余国鹏 整理

以人才培养赋能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引领未来

陈利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全媒体时代,只有不断加大融媒体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专家型人才培养力度,主流媒体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多维发力为全媒体人才规划长远布局。近年来,主流媒体纷纷把主力军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积极组织媒体融合发展培训,不断完善岗位锻炼体系和测评考核标准等,提升人才专业水平,激发人才创新意识,培养人才复合技能。同时,加快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人才梯队,为全媒体人才规划长远布局。

2020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教育培训基地启动“全媒体人才赋能计划”,通过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从事和即将从事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相关工作的人员创造就业条件、提供培训支持。

人民日报社全力打造新型传播平台,着力培养全媒体传播人才,宣传舆论阵地不断拓展,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持续扩大。人民日报社培养锻造了一支充满朝气锐气、富有创新意识的新媒体人才队伍。这支队伍平均年龄只有32岁,但他们素质过硬、能打胜仗,以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浓墨重彩做好宣传报道,现象级爆款产品频出。

中国青年报社不断拓宽全媒体人才成长通道,建立全媒体人才库,畅通全媒体价值链上的人才供应;同时,灵活设置机构,混合设置岗位,构建“内容、管理、技术、运营、团务”融合板块,逐步建立起符合全媒体建设特点、责权利统一的运行机制。

高度重视县级融媒体人才队伍培养建设。当下,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普遍面临人员流动快、资源散、采编经验不足、技术研发能力跟不上等问题,综合素质还不能满足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党中央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推动县级媒体转型升级的战略工程。县级融媒体建设既要完成体制机制的整合,又要实现生产流程的再造,以产出更多高质量的新闻作品,提升主流声音引导力,优质全媒体人才的培养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新时代,县级融媒体要做好“耳目”“参谋”“尖兵”,让自己从呐喊助威的“啦啦队”真正变成上场奔跑的“运动员”。要重视对每一位“基层运动员”的培养,尽快重建本地用户连接,更好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人才培养应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全方位拓展培养路径与思路,夯实基础、积蓄动能,多维激发全媒体人才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作者系《新闻战线》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

用创新实践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引领未来

2021年12月30日,经云南省科技厅批准,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负责建设的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成立。它是云南省2022年拟建设的11个省重点实验室之一,也是云南首个媒体融合生产领域的省级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建设不仅是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需要,强化先进科技支撑引领,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补齐媒体融合技术上的短板,推动优质内容与技术、平台、渠道和需求精准有效对接,进一步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条件和环境,进而实现实验室聚集效应、带动效应、辐射效应的迫切需要。

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着力构建“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以运用为导向,开展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媒体融合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引领“智慧媒体”“数字文化”“国际传播”稳固发展和创新;创办融媒学院,创新人才引进、智库建设、政策研究、培训机制,为媒体深度融合提供全方位支撑;携手全省各级各类媒体,聚合资源、深入合作,推动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助力全省各级媒体共同创新发展。

在科研方向上,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主要围绕以下3个研究方向开展工作:媒体融合及区域传播关键技术及应用平台,面向南亚东南亚传播关键技术应用,边疆治理和文旅融合传播技术应用。

在发展策略上,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发展,用技术和数字为内容赋能,积极抢占新闻传媒发展制高点,努力为云南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研发一批原创科研成果,申报一批融合技术专利,转化一批先进应用技术,培育一个数字文化产业,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围绕定位、强化特色,紧贴需求、开放合作,引进人才,组建团队,注重应用,引领发展,眼光超前,争创一流。

目前,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已成立3个融媒学院、13个融媒工作室。分别与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签订了共建协议,挂牌成立了3家融媒学院。先后成立5个名家融媒工作室、4个青年融媒工作室、4个创新融媒工作室。各工作室已生产出众多精品融媒产品,如云南首个数字文旅推荐官“彩云”,通过虚拟和现实结合的方式,向全世界推介云南的文化和旅游;北移大象怪可爱李昆武数字藏品广受欢迎,引发线上收藏热潮;“我在边疆望北京”“我们都是答卷人”“中老铁路的声音”等爆款新媒体产品刷屏互联网。

记者 余国鹏 整理

“四破四立”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引领未来

倪琴

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历史性战略部署。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媒体深度融合改革工作,先行先试启动实施州市级媒体深度融合改革工作,初步探索形成“四破四立”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路径,进一步提升党媒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破解“政策瓶颈”,建立“改革攻坚”新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红河州牢牢把握要求,推动红河日报社、红河广播电视台和红河网3家州级媒体“合而为一”,于2022年5月挂牌成立红河州融媒体中心。同时,出台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等内部制度,让“有为者有位,多劳者多得”成为新导向。

破解“单打独斗”,建立“融合融活”新格局。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要素堆砌,更不是机械的嫁接相连。红河州重整3家媒体机构、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彻底改变以往各自为政、相互竞争、资源浪费的局面。重塑采编流程,再造策划、采写、编辑、审核、发布、反馈、考核流程,在内容、渠道、数据、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构建起“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全媒体传播模式。州县媒体融合联动,红河州13县市融媒体中心均完成了媒体机构整合,形成州、县(市)两级媒体间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管控、统一服务的全州融媒体统筹管理体系。

破解“呆小散弱”,建立“主流舆论”新高地。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是形势所需、责任所在、使命所系。红河州按照“合而为一、做优报台、做强新媒、转型发展”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报、台、网、端、微、号、屏(栏)“七位一体”的新型主流媒体矩阵。自2022年平台整合以来,“云南红河发布”微信公众号平台粉丝数增长了79.8%。转型发展——创新“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进一步优化拓展红河会议云、红河图片库、媒体直播带货等服务功能,以此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破解“人才流失”,建立“用人引才”新导向。改革中,红河州融媒体中心取消“论资排辈”职称评聘惯例,施行岗位绩效考核,设立首席记者、编辑、技术、经营岗位,绩效系数等同于中心主任,推动编内和编外职工同工同酬。把增加的编制优先用于补充记者、编辑、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大高素质、高学历、高水平新闻媒体专业人才招揽力度。同时,定期组织各类教育培训,选派人员到中央、省级媒体单位挂职、学习,着力打造一支复合型媒体人才队伍。

(作者系红河州融媒体中心主任记者)

聚力加快县级融媒“双轨跨越”引领未来

张艾冰

近年来,文山市融媒体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对内创新机制激励搞活、对外创新模式放开搞活”两个创新搞活干在实处、干出实效,聚力推动文山融媒传播力、宣传力、创收力走在全省县级融媒前列,成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向奔赴”“双轨跨越”。

聚焦理念创新,聚力唱响“文山好声音”。文山融媒始终坚守服务政治、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创新精准宣传理念,精准选题、精准策划、精准采制、精准传播,聚力弘扬文山主旋律、传播文山正能量、唱响文山好声音。2022年,文山融媒每天至少有1个正能量作品在省级以上媒体播发,每月至少有2场主题活动直播,全年阅读量超10万+、浏览量超100万+的正向爆款作品达100余个,全年有10余部宣传精品荣获州级以上奖项。宣传文山是文山融媒最大的政治,文山融媒是宣传文山最亮的窗口。

聚焦机制创新,聚力驱动媒体传播力建设。文山融媒创新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以高质量内容生产和高效益平台(账号)运营聚力打造一流媒体传播力。到2022年底,文山融媒以“1端(自建App)2频(电视频道和广播频率及新建应急广播)3号(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N(系列官媒平台外宣账号)”为主的全媒体矩阵用户(粉丝)超过400万,同比2019年增长4倍以上。传播力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传播力是文山融媒最大的亮色。

聚焦模式创新,聚力赋能媒体“造血功能”建设。文山融媒创新媒体产业平行合作发展模式,先后成立4家完全市场化运作的传媒公司,全面盘活各种媒体资源,成功推动广告、电视片、活动、宣传合作、电商5大媒体产业板块强势崛起。2022年,文山融媒综合创收近800万元,对文山融媒的直接经济贡献超过150万元,是全省媒体产业规模最大、效益最好,自我“造血”功能最强的县级融媒之一。

2019年来,文山融媒先后荣获全国媒体融合优秀案例奖、云南省十佳县级融媒体中心、云南省广电媒体先导单位并作为全省唯一的县级融媒体推荐参加全国评选、(中宣部)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等。

下一步,文山融媒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构建全市新闻信息发布中心、线上服务中心、主题活动中心“3个中心”定位,进一步聚力媒体发展理念、机制、模式“3个创新”,进一步聚力宣传力、传播力、创收力“3力建设”,用1—3年的时间,努力把文山融媒打造成为全网用户突破1000万、综合创收突破1000万的“千万融媒”,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县级融媒。

(作者系文山市融媒体中心主任)

导读

2022年,由于经济下行、疫情反复、行业下滑等多重压力叠加,传媒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部分省级广电深化改革相对滞后,经营困难成为共同问题,倍感前路迷茫。加速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成为广电主流媒体转型和破局的必然选择。领先的省级广电媒体不断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深度融合,在体制机制创新、内容生产传播、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区域协同等方面努力开创新局面。其实践经验为广电媒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系统性重塑

 

媒体融合迈入第十个年头,省级广电媒体融合改革的思路日益清晰,积极构建新型主流媒体长效发展机制,努力推进经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向主战场进发。省级广电围绕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任务,相继出台推进深度融合的总体战略与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台内媒介资源、生产要素,实现了“多渠道信息来源、一个平台统一生产、多形态产品呈现、多终端同步分发”。如湖南广电集团于2022年推进湖南卫视和芒果TV双平台深度融合,刀刃向内打破超固化结构,从版权合作到人的融合,着力解决体制机制融合痛点。湖南广电以推动媒体深度融合作为发展的命脉,双平台融合将打造成为更强大的“利润引擎”,辐射带动全集团、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南卫视重调组织架构,面向市场转型,一定意义上已实现“互联网化”,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浙江广电集团建立中国蓝TV平台,全面推进大小屏媒体深度融合,2022年进一步明确提出融合重塑、实干争先,以传播力先行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具有重大影响力、鲜明辨识度的新型主流媒体。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化竞争和一体化发展机制,激发内生活力动力。一是以互联网思维优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以往中心制、频道制组织架构,推进工作室制、首席制、项目制、产品中心制等内部运行机制,赋予部门、团队或机构自主运营、资金支配等市场化运作权限。二是业务垂直细分化、组织架构扁平化,打破既有的条条框框限制,拓展发展边界,建立智能中台,推动媒资和人才的有效配置。三是推行公司化、市场化运行机制,布局MCN等混合业态,孵化内部IP资源,桥接更多外部资源,探索构建以“内容生产—运营—商业变现”为基础的业务闭环。

 

推动选人用人和薪酬分配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打破编内编外身份限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采取竞争上岗、同工同酬、双向选择等方式,实现统一管理,同时拓展专业技术职称和行政职务之外的上升通道,细化评聘规范,拓宽员工晋升通道;推行全媒体融合传播综合评价,建立以岗定薪、倾斜一线的全员考核制度,积极完善“移动优先、一体发展”全媒体考核体系,激发优秀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建立优秀年轻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和重点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加强能力建设,运用业务培训、项目培育等多种方式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加大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市场运营等媒体融合发展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

 

二、升级自有平台,全媒体矩阵建设更加完善

 

目前,省级广电媒体将自有客户端建设作为重点,构建了包括广播电视频道频率、自有客户端、网站、各类新媒体账号在内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不断扩大,传播实效提升。CTR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38家省级以上广电机构共有64款累计下载量过百万的自有App产品,在第三方平台形成超过1200个活跃头肩部账号,共生产6.1万篇爆款作品。

 

从网络传播力的多渠道建设来看,多家省级广电已提供了良好示范。湖南广电以做强自有App建设形成突出优势,位居“长视频”第一梯队的芒果TV、专注内容电商赛道的小芒App、以短视频为切入口的新闻资讯平台风芒App,构成湖南广电打造主流新媒体集团的三驾马车;四川台“四川观察”、上海台“看看新闻Knews”、山东台“闪电新闻”、浙江广电“中国蓝TV”、广东台触电新闻等以客户端为龙头构建起矩阵效应,已建立起融媒品牌全网影响力,如山东台“闪电新闻”客户端的下载量突破6000万,并在40余家聚合平台、短视频平台开通近百个账号,平台覆盖用户超4.5亿,全网年均流量达100亿+;河南广电在短视频(抖音、快手、视频号)渠道发展势头强劲,打造出@大象新闻、@河南民生频道等头部顶流账号,还构建起主持人、记者的融媒IP,积极发挥个人特色扩大影响力。

 

 

从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的提升实效来看,广电主流媒体对“做事”与“造势”的有效结合更加得心应手。广电主流媒体着力做大做强新型网络传播平台,重大主题、重点活动的全媒策划与全网传播渐成规模。把自有客户端建设作为重点的同时,在第三方平台的账号数量、发布数量及传播力影响力均保持在全网前列,叠加放大融合传播效果,“现象级”爆款融媒产品不断涌现,构建起全网一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部分省级广电媒体还具备了全网议题设置能力、全网整合营销能力,有力推进了新型主流舆论阵地建设,并不断创新开拓商业化路径,切实增强营收能力。

 

三、加强技术创新研发应用,“文化+科技”纵深发展

 

省级广电媒体加快科技融合进程,随着“文化+科技”双轮驱动、纵深发展,新技术新应用催生新内容涵养新业态,推动广电媒体全链条数智化再造,有效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推进媒体数智化发展,为推动行业变革筑强技术底座。结合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电媒体向着智能化发展、数字化转型迈进,探索智能化的全媒体内容生产、智能交互、沉浸式体验、智能媒资管理、智能媒体综合治理等,加强数据管理运营,通过技术赋能媒体业务模式革新、重塑用户连接,从“融媒体矩阵”迈向“智媒体矩阵”,驱动更深层次的媒体融合创新与变革。部分省级媒体的数智化发展已进入实质阶段,如浙江广电研发上线“新蓝算法”,创新打造“全媒体新闻传播”“浙里直播”等数字化重点应用,加快构建数智技术研发体系,试水技术市场化运营机制。

 

面向技术前沿、贴近行业需求,打造重点实验室促进新技术研发与转化。一些省级媒体打造重点技术实验室,为内容与技术向深度融合提供支持,向新兴前沿进发。北京台打造重点实验室技术支撑平台,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应用场景建设,加速推进8K超高清视频融合传播、深度人脸视频编辑与数据加工系统等项目的技术落地和应用推广;上海台推出“智慧媒体制播应用实验室”,参与联合设立“智慧广电传播创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验室”;湖南台优化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

 

 

洞察先机,多家省级媒体初步布局元宇宙。部分有实力的省级广电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动重构直播、虚拟主播、AR、XR虚拟舞台等沉浸式业务模式和应用场景,描摹技术融合、场景融合、业态融合的元宇宙未来愿景。湖南广电以国家广电总局5G重点实验室和“IP化、云化、智能化”的节目生产基地为依托,推动新技术与内容创新融合,推出数字虚拟主持人“小漾”,打造基于VR的下一代泛娱乐内容社交平台“芒果幻城”,加快推进国家广电总局数字媒体生产技术与交互应用实验室(原国家广电总局5G重点实验室拟更名)建设。北京台积极探索元宇宙相关技术应用场景,拓展“时间小妮”应用领域,建设“元宇宙会客厅”。广东台精准捕捉Z世代内容喜好,建立元媒实验室,推出首个粤语虚拟偶像“悦小满”及“非遗新青年”系列数字藏品,举办“湾区这么young”云音乐会。上海台、江苏台等加快虚拟数字人、图形引擎、云渲染、全息成像、人工智能自动生成等关键技术体系建设,在数字化世界全媒体内容演进上加快探索。

 

四、融合业务边界明显拓展,发力构建多链路产业体系

 

2022年以来,省级广电持续整合内外部资源,强化垂直内容生态体系建设,用户黏性和活跃度提升,并在资讯服务、政务信息、社会民生等方面不断突破,向着“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综合服务体转型,着力拓展增量、激活变量,强化构建多链路产业体系。随着媒体产业结构调整和融媒商业模式升级,部分省级广电的融合发展业务实现明显增长。

 

一是打造差异化融媒品牌IP,深耕垂直业务,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省级广电媒体贯彻融合经营理念,探索新时代广电媒体品牌的价值重塑,通过内部创业寻找广电媒体增长的第二曲线,以融媒品牌IP汇聚资源、链接用户、连接市场,拓展多元化经营实践,激发可持续发展动能。江苏台“荔枝新闻”、吉林台“第1报道”等新闻资讯平台,北京台“北京时间”、湖北台“长江云”等全媒体服务平台,河南台“中国节日”系列、河北台“冀有好物”、云南台“多样星球”等融媒节目,构成形态多样、特色突出的融媒品牌,聚焦用户需求创新产品形态和服务,以短视频、图文、音频、直播活动、慢直播、电商、游戏、5G智慧产品等多种形态,深耕时政、民生、科技、文化、教育、财经、旅游、汽车等多样化垂直领域,加强多层次、立体化经营运作,彰显在融媒品牌IP打造和创新产品体系方面的探索实践。

 

 

二是加强融合拓展,媒体业务边界明显拓宽。省级广电媒体在满足社会公众的视听消费需求之外,还面向政、民、企等不同用户提供高品质视听内容和更加便捷的场景化服务,融媒产品和服务随着业务不断拓展朝着深度融合和广度覆盖前进。如重庆广电集团(总台)打造融媒体新闻集群、数字传媒集群、生活服务集群、智能服务集群、文旅融合集群等“8+1”集群架构,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事业产业集群。上海台举办的“2023年度SMG合作大会”,主题从往年的“广告招商”转为“合作”,昭示SMG将进一步打开媒体边界,突出全媒体、全场景、全产业生态布局和价值优势,在高度开放合作中创造更多互利共赢新机遇。除了打造基于内容创造能力的全域赋能矩阵,在多元化产业的背景下,SMG还将重点在体育赛事、文旅演艺、城市数字展示等方向寻找新赛道、新业态,结合自身产业版图进一步打开全方位合作新局面。

 

 

三是推动产业向全链路、数字化、高效益方向迈进。构建涵盖内容、产品、服务、技术和平台等全业务链的产业发展体系,挖掘数字化转型新机遇,省级广电媒体加快媒体经营转型。如浙江广电集团探索培育“浙里云购”、社区合伙人等全新项目,深化布局MCN、垂类短视频、制作服务,探路转型升级,收购上市公司唐德影视,做强易通传媒公司,建设运营国际影视中心、中国海影城等园区平台,努力健全产业链条。践行“文旅文创融合”,河南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探索多元共融的品牌化之路,成功实现融媒品牌与文旅产业的双向赋能,有效带动了河南省文化旅游消费,此外河南台系列文化IP由河南唐宫文创科技集团开发运营,致力将国潮文创打造成出彩河南的靓丽名片。湖南广电“小芒”探索内容电商的品牌升级,找准国潮电商这一贴合自身优势的细分赛道,走出差异化路线,湖南广电5G智慧电台融合5G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实现“5分钟办一家电台”,赋能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截至2023年1月底,已签约全国29个省(区、市)914家基层电台。

 

五、省级技术平台赋能,构建省域融媒协同发展新生态

 

根据中宣部及国家广电总局的要求和部署,全国各省市(区)均建立起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省级技术平台,着眼全省乃至全国全媒体体系建设的大格局,着力融新型主流媒体平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建设等功能于一体。在省级技术平台的合作引领下,省域媒体之间及与央级媒体、头部网络媒体平台间的空间距离缩小,推动了各级媒体的融合贯通与协同发展。放眼未来,省级技术平台将有力促进技术一体化建设,助推省域媒体规模化运营和生态化发展,促进省域媒体整体融合转型。

 

从平台基本功能来看,在省域媒体内容、平台、渠道、管理和运营等方面深度融合发挥出重要作用。全国各省级技术平台基本实现了省县联动协同策划指挥,部分省份还推进了省市县贯通;基本满足省域媒体联合报道、内容交换等宣传管理服务与媒体协作需求;提供高效内容生产工具,部分平台还采用智能化手段开发了内容智能生成、智能配音剪辑及虚拟主播、媒资智能识别和安全监管等功能;部分具备因地制宜开发新业务新产品的能力,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业务模块个性化开发、用户端定制化开发;普遍具备基础的数据分析能力,可提供大数据舆情采集分析及解决方案,传播力影响力分析,及用户管理与分析等服务。

 

各省级技术平台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党建政务、文化宣传、公共服务等方面,黑龙江、湖北等省平台贯通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打通党和人民群众信息沟通的“最后一公里”;民生服务方面,提供民生新闻信息,实现交社保、缴水电费、医疗服务等各类生活服务一网通办;业务经营方面,提供县级融媒体开放共享平台一站式解决方案,如打造包含影视节目交易板块、影视剧本服务板块等覆盖广播电影电视全产业链的内容服务,打造统一分发又兼顾区域特色的移动客户端集群等;新技术应用方面,开发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如广东技术平台媒体共享平台研究使用区块链技术,以进一步深化迭代数字版权的交易和确权功能。

 

技术平台成为撬动省域媒体融合改革的战略支点。浙江于2023年1月19日成立传播大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以“国有控股+市场机制+资本加持”形式建成了统一的省级融媒体技术平台。传播大脑科技公司以省市县媒体技术一体化为着力点,创新省市县联动机制,实施智能时代“传媒+科技”发展战略。在确保省内媒体资源的有效汇聚、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国有控股公司形式可采取更加灵活的公司运营管理机制,传播大脑公司与浙江11个设区市签署地市战略合作协议,将在11市成立合资公司,共建共享、形成合力,从技术合作、运营共促、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领域,全面推进市级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为新一轮媒体融合和整体转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

省级广电媒体深度融合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如体制机制改革不够深入、平台竞争力不强、人才队伍支撑不足、技术创新引领不够、经营转型滞后等。未来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抓住人才、创新、科技等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动创新,激发创新动力和内在活力,推动媒体融合进入更深层次、更高境界,推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进入新阶段,在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执笔:王小溪)

 


 

监 制:杨明品

轮值主编:赵 捷

后期编辑:张庆男

https://www.xusbuy.net

上一篇:卖出开仓对应的是什么(卖出开仓 英语)

下一篇:真正参股券商(参股券商概念股龙头)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