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情查询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交易手续费,股票大全,股票行情查询

3d打印机行业(3d打印 概念股)

2023-05-01 02:57分类:道氏理论 阅读: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别于传统减材制造技术的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支撑技术之一。常用于模具制造、工业设计模型等,后来逐步扩展到航空航天、建筑、汽车制造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评估报告(2023-2030年)》显示,3D打印技术的出现,最早要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查尔斯·胡尔(Charles W.Hull)发明的立体光固化(SLA)技术。1986年,Charles Hull发布了全球第一款商用3D打印机,开启了3D打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国际 3D 打印技术里程碑事件

 

 

 

时间

事件

1984年

美国人Charles Hull发明立体光固化(SLA)技术

1988年

美国人Scott Crump发明熔融挤出沉积(FDM)技术

1996年

美国3DSystems,Stratasys和Z Corporation公司分别推出了新一代的快速成型设备,此后快速成型便有了更加通俗的称呼“3D打印”

2010年

美国的Organovo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台3D生物打印机,能够使用人体脂肪或骨髓组织打印出人体组织,使得3D打印人体器官成为可能

2011年

荷兰医生使用3D打印的金属下颌骨完成一例植入手术,标志着3D打印植入物开始进入临床应用

2016年

美国GE公司收购德国金属3D打印机制造商Concept Laser和瑞典电子束增材系统制造商Arcam;医疗行业巨头Johnson与Carbon合作进军3D打印手术器械市场

2017年

美国Desktop Metal公司在RAPIDTCT3D打印展会上发布DM Studio和Production桌面金属3D打印机

2018年9月

惠普官方宣布推出基于粘结剂喷射的金属3D打印系统

2018年11月

美国将3D打印列为限制性出口技术

2019年3月

总部位于以色列的精密增材制造技术开发商Nanofabrica宣布推出其微级分辨率3D打印技术

2019年4月

以色列科学家使用患者的细胞3D打印一颗微型的活体心脏

2020年

ExOne和匹兹堡大学使用金属3D打印技术生产可重复使用的呼吸器

2020年

马萨诸塞大学发明"注射3D打印"技术,将FDM速度提高3倍

2020年

德国路德大学科学家开发出能一步完成液体填充物体3D打印的新技术

2021年

Desktop Metal相继收购Exone,MetaAdditive,改变了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技术的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评估报告(2023-2030年)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启动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3D打印技术发展总体与国际同步,特别是2015年后,为加快推进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使得我国的3D打印产业得到蓬勃发展。

中国 3D 打印产业发展历程

 

 

 

时间

事件

20世纪80年代

中国开始启动增材制造技术研究

1988年

清华大学成立了激光快速成型中心

2013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凭借“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5年

为加快推进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

2016年4月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的指导下,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2)成立

2017年6月

唐都医院通过使用3D打印的聚醚醚酮(PEEK)植入物,为一名患者置换肋骨。该手术标志着3D打印PEEK材料首次进入临床应用

2020年8月

光固化3D打印获突破:国产4800万像素数字光场芯片

2021年

三星堆发掘现场我国首次借助3D打印提取文物

2021年

航空制造3D打印专家王向明当选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资料来源: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评估报告(2023-2030年)

我国对于3D打印技术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的科研院所及高端制造企业逐渐加入新型3D打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中。与此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3D打印技术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带动了我国整体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2009年之前3D打印专利申请数量维持在个位数,2009~2015年许多领先的工业3D打印专利到期,随着3D打印核心技术的释放,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与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产业化进程。

资料来源: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评估报告(2023-2030年)

在3D打印技术方向国外申请人在华专利申请情况,美国、德国、韩国、日本、荷兰在华申请量较大,特别是美国申请人在华申请远超其他国家,这一方面表现出美国申请人对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视,积极在中国进行相关的专利申请布局,另一方面又反映出美国申请人在3D打印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如美国的3DSystems公司、Stratasys公司、GE公司等均为全球领先的增材制造公司,国内企业可积极寻求与上述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加大技术引进和交流。

资料来源: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评估报告(2023-2030年)

国内3D打印技术专利申请分类号主要集中于B部,重点涉及B33Y、B29C、B22F三个小类,其中B33Y主要涉及3D打印成型的装置和技术原理。

资料来源: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评估报告(2023-2030年)

从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申请人中,有6家属于高校院所,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以及北京工业大学,此外,还包括4家企业,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惠普发展公司、宁夏共享模具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3D打印技术国内申请量排名前10位申请人

 

 

 

申请人

专利数量

申请人类型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293

企业

西安交通大学

291

高校院所

华南理工大学

289

高校院所

浙江大学

285

高校院所

惠普

171

高校院所

华中科技大学

159

企业

宁夏共享模具有限公司

155

企业

吉林大学

147

高校院所

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142

企业

北京工业大学

141

高校院所

 

 

 

资料来源: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评估报告(2023-2030年)

2021年中国3D打印专利授权主要集中在制造工具和医药科学领域,而服饰、食品科学等消费级领域数量较少。

资料来源: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评估报告(2023-2030年)

近年来,3D打印热度不断提升。2021年,国内共有3D打印融资案例34例,国外共有融资案例108例,相比于2019年均有较大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评估报告(2023-2030年)

中国3D打印头部企业快速布局3D打印产业化,多家企业拥有较高的3D打印设备与材料年产能/年销量。目前国内工业级3D打印设备与材料主要供给国内,而消费级3D打印设备主要销往国外。根据3D行业专家的观点,这是由于国内原材料较为便宜,加工3D打印设备成本较低,且国内消费级供应链较为完善,已经可以满足鞋子、衣服等日用品的需求,3D打印的用途没有完全凸显,国外则更需要3D打印简化供应链。

2021年中国3D打印头部企业设备与材料年产能情况

 

 

 

类别

公司

产品

年产量

工业级金属

铂力特

金属3D打印设备

293台

 

华曙高科

金属3D打印设备

164台

 

 

高分子粉末

150吨

 

华曙高科

金属3D打印设备

(累计出货超500台)

 

飞而康快速制造

3D打印钛合金粉末

90吨

工业级非金属

联泰科技

3D打印设备

(年销量1500台)

 

 

树脂材料

(年销量100吨)

消费级

创想三维

消费级3D打印机

100万台

 

纵维立方

消费级3D打印机

2020年出货量50万台

 

 

 

资料来源: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评估报告(2023-2030年)

中商情报网讯: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当前我国3D打印行业渗透率不到0.1%,未来有望成长为大千亿级别行业。

一、产业链

3D打印行业上游为原材料及零件,包括3D打印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和软件配套等,中游为设备制造和打印服务,下游应用领域包括航天航空、医疗健康、教育创新、文化创意、铸造模具、汽车工业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上游分析

1、3D打印原材料

3D打印原材料是影响3D打印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3D打印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3D打印原材料目前主要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

数据显示,在我国整个3D打印市场中,钛合金、铝合金、不锈钢分别占20.2%、10.0%、9.1%,合计占比39.3%,其余多为非金属材料,包括尼龙、PLA、ABS塑料、树脂等。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激光器

近年来,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2020年市场规模已达109.1亿美元,同比增长7.16%,占全球激光器市场66.12%的份额。2021年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增速加快,达到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8.24%,市占率进一步提升。预计2023年将继续保持增长,市场规模将达172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振镜系统

2021年中国激光振镜控制系统销售规模达3.86亿元,预计2023年激光振镜控制系统销售规模将达5.24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中低端振镜控制系统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但高端应用领域主要由德国Scaps、德国Scanlab等国际厂商主导,根据控制系统供应商出货数量及高端应用情况测算,2020年我国振镜控制系统的国产化率约15%。未来随着国内激光控制供应商的崛起,有望在高端领域对国外企业进行有效替代。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重点企业分析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中游分析

1、市场规模

受3D打印产品逐步规模化应用和部分积压的3D打印设备需求释放的带动,2021年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增速加快,产业规模增至216.5亿元。随着3D打印产品在已有场景中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张,以及新场景、新应用的不断开拓,预计2023年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将突破4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产业结构

中国3D打印设备规模占比达45.0%,3D打印服务和3D打印材料规模占比超25%。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产业布局

我国3D打印产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竞争格局

目前,中国市场的主流设备品牌包括联泰、EOS、华曙、铂力特、3D Systems、GE、Stratasys、惠普等。数据显示,联泰在3D打印行业中市场占比最大达16.4%,其次为Stratasys和EOS,分别占比14.8%和13.1%。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重点企业分析

随着国内3D打印企业技术的不断积累,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快速缩小,在大尺寸成型等部分领域甚至实现了反超,优秀企业不断涌现,以铂力特、华曙高科、联泰科技等为代表,综合实力雄厚,属于行业领军企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下游分析

1、应用领域

3D打印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并逐渐被尝试应用于更多的领域中。根据Wohlers Report 2022报告显示,2021年3D打印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消费及电子产品、医疗/牙科、学术科研等领域,占比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Wohlers Report 2022报告、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医疗

基于人体存在个体差异而传统制造医疗器械多为标准化样式或尺寸的现状,3D 打印凭借可个性化定制的特点在医疗领域内应用逐步广泛,主要应用方向包括制造医疗模型、手术导板、外科/口腔科植入物、康复器械等(主要材料包括塑料、树脂、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等),以及生物 3D 打印人体组织、器官等。随着未来经济水平和精准医疗要求的不断提升,3D 打印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发展将拥有巨大空间。

智慧医疗产业链围绕着信息化基础设施到“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建设,利用人工智能、通信、大数据等技术,逐步打通“医、药、险”各环节,智慧医疗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动能”。预计未来行业将继续高速发展,到2023年国内智慧医疗应用规模可达到936.6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汽车工业

伴随3D 技术的创新升级,其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将逐渐深入,从概念模型打印到功能模型打印,目前逐步应用于功能部件制造,并向打造整车方向拓展。汽车制造领域 3D 打印,主要应用已覆盖汽车设计、零部件开发、内外饰应用等方面,主要技术为 SLS、SLM 等。随着汽车保有量和产量的上升,汽车行业巨大的市场规模将持续为 3D 打印技术的应用提供广阔的空间。

2023年1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9.4万辆和164.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4.3%和35%。

数据来源:中汽协、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2年汽车市场形势呈现好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逐步改善。2022年中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92899.9亿元,同比增长6.8%。利润总额5319.6亿元,同比增长0.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3D打印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园区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等服务。


 

中商情报网讯,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4月18日对外宣布,由该院和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共同研制的国内首台空间3D打印机,已经在法国波尔多成功完成抛物线失重飞行试验,能够在微重环境下完成3D打印。

3D打印概念股一览

银禧科技(300221)是专业的高分子类新材料改性塑料供应商,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3D打印高分子材料领域、3D打印创意化、个性化产品领域的领先者,部分3D研发项目已实现产业化并投入市场。例如,公司研发的ABS、PLA线材制备工艺已基本确定并进入正式生产阶段,目前已实现小批量的对外销售。2015年,公司拟利用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打造3D产业化研发中心,探索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创新3D打印服务,建设用于打通垂直智能制造通道和水平价值链通道的一体化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山东矿机(002526)是全国重点煤炭机械制造企业之一,目前正向3D打印、无人机及航空发动机等高端制造领域转型。公司研发的“高功率激光增材制造成套设备项目”,入围了2014-2018年山东省两化深度融合重点规划项目,目前设备已经进入调试试运行阶段,建成后能够进行高附加值金属零部件以及梯度材料随形模具的快速制造。此外,公司无人机验证机大部分试飞科目已经完成,争取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验证完毕;子公司中科岱宗的发动机已经具备小批量生产条件。未来,公司3D打印无人机、发动机零部件值得期待。

光韵达(300227)公司作为国内工业3D打印创新应用的先行者,以3D打印和LDS加工技术为依托,探索激光加工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在模具、医疗、文化创意三大领域集中发力,以产品的标准化来实现商业模式的复制拓展。此前公司推出“3D打印创新服务中心”,旨在将3D应用平台化,向3D打印创新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迈进。

兴民钢圈(002355)是国内汽车钢圈生产龙头企业之一。公司与在3D打印领域最具技术实力的北航签署合作协议,进行轻量化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汽车车轮研究与开发。公司此前公告拟设立新材料公司开展包括新材料研发应用、高端汽车零部件定制以及3D打印定制等在内的业务。其中,新材料研发应用业务将与北航合作,深入开发以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先进复合材料应用及快速成型制造技术性。随着3D打印技术日趋成熟,公司有望将3D打印用于车轮生产。

中航重机子公司中航激光研发的“3D激光快速成型技术”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2011年12月,公司参与组建的中航激光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登记,以对王华明教授及其团队多年研究的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实施工程产业化。公司3D打印技术位居国内一流水平,中航重机3D打印已用于多款战机研发,相关人士透露公司产品已应用于阅兵装备中。

据证券时报,美国相对论空间公司(RelativitySpace)宣布,在3月8日首次发射Terran1火箭,这是世界上第一枚3D打印火箭。Wohlers预测,2023年和2025年全球增材制造产业有望达298亿美元和853亿美元,对应人民币约为2100亿元和6000亿元。3D打印指数成份股共22只。2023年以来,概念股平均涨幅16.14%,远超同期大盘。三六零(601360)、苏大维格(300331)、华工科技(000988)、亚太科技(002540)等7股累计涨幅超20%,其中三六零涨幅76.91%居首。业绩方面,银邦股份(300337)、亚太科技、华工科技、悦安新材等4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另有铂力特、高乐股份(002348)、惠程科技(002168)、机器人、南风股份(300004)等5股扭亏。

https://www.xusbuy.net

上一篇:股指期货技巧(期货技巧干货文章)

下一篇:股票(股票000601雪球)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