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情查询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交易手续费,股票大全,股票行情查询

股票研究的背景(股票研究所所长)

2023-04-08 22:36分类:MACD 阅读:

历史可向前追溯千百万年直至遥远的史前时期,彼时在一片平凡无奇的景观中存在着考古学意义上的人和文化,各自都有其独特的时空背景。研究这些背景的文化史便是考古学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文化史(culture history)是对历史上绵延数千年的人类文化的描述。文化史脱胎于在时空背景中对考古遗址及其包含的器物(artifacts)和结构的研究。通过考察遗址群及其出土器物,就有可能建立跨越世纪甚至千纪的人类文化的局部性和区域性序列。对文化史的研究有赖于另一个重要原则,即背景。

一、背景

考古背景(context)指的是某个考古发现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置,它通过发掘、记录和调查得以建立。考古背景融合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这里的空间指的不是宇宙中无限的空间,而是在考古调查和发掘过程中为每个发现而精确定义的位置。每一个考古发现,不管是一枚针还是一座宫殿,都有一个确切的经纬度坐标和深度,这些数据结合起来就为空间中的任何一点提供了一个绝对的、独一无二的身份。

 

图1、地层和伴存关系是考古学的两个基本原则

 

考古学家在展开地面调查和发掘时会使用特殊的手段以记录下每一个遗址、器物、居址和其他发现的精确位置。他们会在一张准确的调查地图上标出每一个遗址的位置,以便运用地图上的网格坐标对遗址的位置做出精确定义。在进行遗址调查时,考古学家会将整个遗址均分成网格状,然后用这些坐标来记录遗址表面或探沟(trench)中每一个出土物的确切位置,亦即一个时空背景,这种时空背景是由地层数据(见图 1)、年代测定和伴存关系(law of association)共同决定的(见图 2)。

 

图2、伴存关系

 

二、时 间

人类历史的时间刻度是很难想象的。自冰期结束,巨大的冰原覆盖了欧洲和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以来,我们的历史又过去了 15 000 年。自从第一个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出现在非洲以来,至少 17 万年已经过去了。数量不足 100 万的古人散居于非洲、亚洲和欧洲.而美洲在25万年以前是没有人居住的。200万年前,地球上唯一的人类居住在热带非洲。我们可以将100 枚硬币卷成一卷来理解史前时间刻度。如果整卷硬币代表人类及其文化出现于地球上的全部时间的话,历史记录所涵盖的时间长度恐怕连一枚硬币的厚度都不够。

那么,考古学家是如何为过去测年的呢?世界史前史的年代学是建立在对不同文化层的观察以及一系列精密测年方法之上的,这些测年方法将我们带回到遥远的过去,远远早于 5000 年前出现于西亚的世界上最早的历史记录。人类历史上 99%的B间都处于史前时期,并且只能以千年记,偶尔以百年记。

三、空间

空间位置对于考古学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借此可以建立起考古对象和聚落之间、整个聚落之间、聚落和主要植被带以及路标之间的距离。这些距离可能只有毫米之微,但如果是奢侈品贸易在数十个聚落之间的分布轨迹的话也可能长达数百英里。因此,考古学家大体从两个层面来考虑空间:单个聚落内器物的分布,以及聚落形态(settlement pattern),即聚落本身在地貌当中的分布。

空间背景是与人们的行为紧密相连的。考古学家会检视器物本身及其与其他器物的关联以洞察人类行为。例如,比利时考古学家调查了位于该国北部梅尔(Meer)一处沙土空地上一个有着 9000年历史的狩猎营地。通过标识出古代文化层出土的所有石器残片,他们不仅为此处营地定了性,而且根据石器残片散落的形态推断出,当时曾有一两个人坐在那里并制作了几件燧石制品。这些残片的空间关系使得考古学家能够极其详细地重建 9000 年前发生的事情。通过将残片进行拼接,他们成功地复制了当时的石器制作技巧,甚至指出其中一位工匠是左撇子!

四、类型学和“民族志的现在”

文化史研究严重依赖民族学类比法(ethnographic analogy),即将鲜活的现代社会的器物和文化与古代的相比较。当然,在当代和古代的狩猎武器之间有时存在巨大且非常明显的相似性,在现代玛雅人及其远祖所使用的磨石(凹面磨盘[metate])之间也一样。但是如果因此而假设史前觅食者对环境的看法与南部非洲现代桑族人的一致,或者生活在冰期晚期的北极猎人在很多方面都与当代爱斯基摩人类似的话,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图3、在坦桑尼亚的哈德萨人中进行的民族考古学研究。哈萨德人狩猎技巧的种种细节

 

一种方法是民族考古学(ethnoarchaeology),有时也被称为“活的考古学”,即通过研究活的社会对考古资料加以理解和诠释。例如,考古学家约翰·叶伦(John Yellen)曾经在南部非洲的卡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和当地的昆桑族(!Kung San)觅食者一起牛了几个月。他回到他们的露营地,记录下零星的废弃物、灌木居址遗存(brush shelter)、大坑及睡觉的地方。叶伦甚至发掘了其中的一些遗址,并收集了一批研究古代觅食者的才价值的信息。例如,昆桑族遗址中的大多数器物形态都是家庭活动的结果,而一些公共活动如跳舞或者第一次分肉仪式等则都在公共空地上进行,因此没有留下任何考古经索。在东非坦桑尼亚的哈德萨人的狩猎-采集型社会(hunter-gatherer)中也开展过类似的调查。

考古学家的身影遍布全世界,从美国西南部的普韦布洛历史聚落到现代非洲村落再到当代澳大利亚原住民营地,他们孜孜不倦地从已知的现在往回追溯遥远的过去。阿兹特克、印加(Inca)、普韦布洛、祖鲁(Zulu)--这些社会代表着通常被称为民族志的现在(ethnographic present)的传统文化,它们尚处于被西方文明的破坏性影响永远改变之前的所谓原始状态。尽管如此,这种民族志的现在只是一种迷思(myth),因为所有的人类社会都处于持续的变迁当中。对任何一个处于原始状态的古代文化来说,没有一刻是静止不动的,更别提在与欧洲人接触时了。

举例来说,欧洲人遇到并描述的整个北美的美洲印第安人都已经受到了广泛传播的西方接触的影响。早在外来者真正来到这片土地之前,天花和其他一些疾疫就已经深入传播到了内陆,致使当地人大量死亡。所以,甚至第一批来到美国东南部内陆的探险家在和印第安人接触时也会视其为自己前身的影子。没有人会把自己已死的社会称作“民族志的现在”。

岁末年初,《三体》《流浪地球2》等科幻影视作品中的行星发动机、太空电梯,引发了人们对科幻造梦、科学圆梦的讨论。

科学与科幻“你来我往”、互为灵感并非新鲜事。有1000部科幻作品,就有1001个科学问题。今起本报推出“科幻开脑洞 科学找答案”栏目,以科幻为经、科学为纬,绘就人类在科学上钻研、在科幻上畅想的图景。

“它是三体纪念碑,也是一个墓碑。”

“墓碑?谁的?”

“一个努力的,一个延续了近二百个文明的努力,为解决三体问题的努力,寻找太阳运行规律的努力。”

“这努力终结了吗?”

“到现在为止,彻底终结了。”

“已经确切地证明,三体问题无解。”

……

在刘慈欣的小说《三体》里,“三体问题”作为“三体人”远征的原初动力,推动了小说的发展。确切地说,正是由于“三体问题无解”,“三体人”才不得不向地球出发。

随着《三体》动画版及真人版相继播出,既古老又崭新的“三体问题”也再度进入大众视野。如今,“三体问题”已提出300多年,《三体》问世也十年有余,科幻在进步,科学家求解“三体问题”有哪些进展?

“二体问题”解决了,然后呢?

“三体问题”究竟是什么?它为何如此重要,让无数科学家为之着迷?

在小说《三体》里,“三体人”生活在由三颗恒星组成的三体系统中,恒纪元与乱纪元毫无规律地交替出现。换句话说,在“三体人”的星球上,三颗太阳并不会“照常升起”,而是时有时无,不定时出现。无法破解“三体问题”奥秘的“三体人”只能不断脱水、浸泡,艰难生存。

“三体人”的困境是“三体问题”的一个极端案例。从科学角度说,“三体问题”是天体力学中的基本力学模型。它是指三个质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运动的规律问题。

想理解“三体问题”必须回到问题的起点,回到牛顿时代,回到更基础的“二体问题”——两个天体如何运动?有何规律?

300多年前,据说因一颗苹果落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在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定律的基础上,牛顿解决了“二体问题”: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是一个能够用数学公式表示的椭圆轨道。

“在牛顿之前,人们从几何学的角度理解行星的运动——只有图像,没有物理。通过天文观测,人们知道地球绕着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但无法解释它为什么沿着椭圆轨道运动。”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周礼勇表示,牛顿解决了两个天体沿椭圆轨道运动的问题,而约翰·伯努利则给出了两个天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轨道形状:这类轨迹在数学上被称为圆锥曲线。

解决了“二体问题”,“三体问题”乃至“N体问题”开始进入科学家的视野。

一场长达数百年的探索正式拉开帷幕。

“三体问题”无解,为什么?

无论是“二体问题”,还是“三体问题”“N体问题”,原本都是天文学的问题,倘若将天体抽象为只有质量,没有大小、体积、形状的质点,这一问题就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

“根据抽象模型写出来的运动方程,完全可以脱离天文学的背景。如果我们去检索在‘三体问题’或者是‘N体问题’上有比较重要贡献的那些人,会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是数学家。”周礼勇说,“所以其实它基本上就是一个数学问题。”

周礼勇介绍,在数学上,“三体问题”被表达为一个常微分方程组。力学系统中常常有一些守恒量,如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这些守恒量对系统的运动构成特定的限制,当这些限制条件足够多时,系统的运动就能确定下来,换句话说,这个系统的运动就被“解出”了。这意味着,科学家可以用已知的函数显式地表达出任意时刻天体的位置和速度。

对由N个常微分方程描述的力学系统,这样的限制条件被称为“首次积分”。1843年,数学家雅可比证明,只要找到N-2个首次积分,就可以完全解出N阶力学系统。

而“三体问题”正是一个18阶的力学系统。为了寻找常微分方程组的首次积分,找到“三体问题”的解析解,一代代数学家使出“十八般武艺”,试图从不同途径靠近答案。

1897年,瑞典与挪威的皇帝奥斯卡二世设立了奥斯卡二世大奖,列出了若干科学难题,其中一个就跟“三体问题”有关。该问题要求科学家给出“N体”中每个质点在任意时间上由已知函数构成的、一致收敛的级数解。

今天,人们已经知道,“三体问题”不存在这样的解析解,或者说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通解,然而数学家庞加莱却凭借对“三体问题”的研究获得了奥斯卡二世大奖。

“他获奖并不是因为找到了这个解,而是因为证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解不存在。”周礼勇介绍,“获奖后,庞加莱还证明不存在更多的首次积分——此前已经有数学家找出了10个被称为‘经典积分’的首次积分。科学家都在思考‘三体问题’能不能解决,而庞加莱的答案是:不能解决。”

庞加莱以否定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宣告“三体问题”在通常意义下没有解析解。

1912年,芬兰数学家松德曼证明,除三体碰撞奇点的情况外,“三体问题”存在一个级数解。然而,这个级数解收敛太慢,如果想要应用它,需要写下10的800万次方项——这意味着,松德曼给出的级数解完全不可能实现实际应用。

到庞加莱和松德曼的时代,“三体问题”似乎已经走到了终点,该告一段落了,但科学家不这么想。

借助超级计算机找周期解,有用吗?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时正是科学的一部分。

数学家已经证明,“三体问题”没有解析形式的通解。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这个问题上无路可走——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族周期解。

“三体问题”既不可解又可解。当它不可解时,宛如导向了科学的“死胡同”,当它可解时,又能“冒出”海量特解,这看上去似乎十分矛盾。其实,寻找通解和特解一直是“三体问题”的两个分支。通俗地说,通解是适用于所有条件的解,而特解则是在一个或多个条件下得到的解。

周礼勇表示,“三体问题”的一类特解是周期解。所谓周期解是指天体运动的一种特殊轨道,在这样的轨道上任选一点,天体在经过一个周期后必然会以同样的速度再次通过这个点。

最先找到“三体问题”周期解的是数学家欧拉。在三个天体总是处在一条直线上的条件下,他找到了3个周期解,它们被称为“欧拉解”。此后,数学家拉格朗日在三个天体呈等边三角形构型的条件下,找到了2个周期解,这一族周期解连同“欧拉解”被统称为“拉格朗日解”,而这5个特解所在的位置又叫作“拉格朗日点”。

在寻找周期解的路上,庞大的计算量是绕不开的“拦路虎”,在用纸笔计算的年代,这项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进展缓慢。进入计算机时代后,周期解的数量开始大幅增加:

2013年,塞尔维亚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成功找出了13族周期解。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廖世俊教授团队利用超级计算机,发现了695族周期解。此后,该团队发现了更多周期解。2022年,他们提出了求解“三体问题”周期解的路线图。

“超级计算机、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工具会帮助‘三体问题’取得更多进展。”周礼勇表示,“人们求解‘三体问题’时,无非是要总结规律。这个规律在复杂的‘三体’系统里隐藏得很深,目前的人类大脑可能暂时无法找出这种规律。”

“使用超级计算机或人工智能或许能够找到规律,但想要理解规律,彻底解决‘三体问题’,还需要人类的理性。”周礼勇补充说。

找到更多周期解,探寻“三体”乃至“N体”的运动规律,对人类来说有用吗?

周礼勇说,研究“三体问题”有助于人类理解大规模、长时间尺度下天体的运动,了解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形成和演化。当然,三体问题还是混沌系统的绝佳范例。

“实际上,‘三体问题’也是重要的数学问题,与拓扑学、几何学、动力系统等数学分支紧密相关。此外,也有人将‘三体问题’的概念拓展至量子系统等领域中。”周礼勇补充。

回过头来看《三体》里的“三体纪念碑”,那不是一座墓碑,而是一座丰碑——标记着科学家携带着人类的无穷好奇心和无限想象力,去挑战未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它将持续书写着关于“三体问题”的勇气与荣光,过去与未来。

来源:科技日报

中证网讯(记者 马爽)2月18日,浙商证券研究所发布消息称,被圈内称作“计算机一姐”的刘雯蜀正式任职浙商证券计算机首席分析师。

刘雯蜀自2014年进入计算机行业,从上市公司到券商,从卖方到买方,与中国软件行业一起成长。

刘雯蜀表示,长期看,数字经济新时代,计算机行业充满投资机遇。信创化、智能化、云化是计算机的主线机会,相关的景气行业软件则是不断演绎的支线情节。

浙商证券首席战略官兼研究所所长邱冠华表示,9年积累的产业、卖方、买方三重经历赋予刘雯蜀对计算机行业投资不同维度的深刻理解。希望她可以从更高的站位来思考计算机产业研究,在浙商证券做最好的计算机研究,和投资者共同见证软件行业“信创化、云化、智能化”三浪叠加的盛世。

辞虎迎兔,新年到来,很荣幸与《红周刊》的读者朋友们相聚于此。

首先感谢《红周刊》,作为专注二级市场、秉承价值投资理念的专业刊物,《红周刊》为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人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投资信息,相信读者朋友们一定收获满满。其次,对于兔年市场,预祝《红周刊》读者们能抓住新的一年市场结构性估值提升机会,积累更多财富。

从兔年市场契机来说,建议大家围绕“制造强国”和“安全资产”这两个关键词进行。

 

GDP增速5%以上可期

A股有望出现结构性估值提升

从现在往前看,之前扰动A股市场演绎的不利因素在纷纷减弱甚至消失。如宏观经济方面,虽然IMF最新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7%,这要低于2022年预计的3.2%以及疫情之前(2019年)的2.8%,主要经济体出现滞涨或者衰退的风险加大。而我国则完全不同,我国经济的底部已经探明,随着疫情和地产政策不断优化,经济增速回升是大概率事件。

从国内经济支柱产业来看,消费和服务业将会有明显回升,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面临一定压力。在制造业投资方面,因为出口同比对制造业投资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在出口增速回落的情况下,2023年我国制造业投资总体上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在地产方面,虽然“金融十六条”等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市场对地产领域的系统性担忧有所缓解,但地产商内部结构两极分化,国家在支持优质地产企业的同时,也在打击违法犯罪的企业。所以,房地产投资在2022年第四季度仍保持负增长,只不过是有所收敛。

总体上,从2023年1月份各地召开的地方两会来看,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3年GDP增速目标平均为6.0%,我们预计2023年全国GDP增速会在5%以上。

在流动性方面,当前美国的通胀水平已经见顶并开始回落,后续若没有新的全球能源供应冲击出现,美国的通胀有望在2023年上半年加速回落。这意味着,美联储加息周期即将进入尾声。展望2023年,全球流动性紧缩的压力将趋于缓和。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空间都将加大。

从风险偏好来看,A股市场在2022年经历了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导致很多资金撤离。而在这些事件预期明确后,A股的风险偏好自然会有所回升,2023年以来外资净流入超过2022年全年就是风险偏好提升最好的证明。

更重要的是,股票市场的估值变化是具有周期性特点的,结合2021年的表现来看,我们可以将2021年至今定义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性估值调整周期。按此统计,在2009年至今A股市场共出现过三次系统性估值调整,第一次是2009年底至2012年底;第二次是2015年年中至2018年底;第三次则是2021年年初至今。如今,A股经过连续两年的杀估值后,2022年底全A估值已回调至2019年的水平,系统性估值调整过程很可能已接近尾声。

所以,我们认为,2023年A股结构性提升估值可期。

 

创业板、科创板等领衔

关注“制造强国”和“安全资产”两大关键词

从业绩驱动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创业板、科创板、中证500等或将有更好的表现。据Wind一致预期,创业板2023年净利润增速预期为23.6%,科创50指数业绩增速预期为28.72%,中证500业绩增速预期为20.78%,这均要高于同期的上证50(6.86%)和沪深300指数(14.48%)。

投资风格方面,Wind一致预期显示,2023年业绩增速最快的依然是以新能源、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成长股,其业绩增速明显好于其他风格。值得一提的是,从过去十多年的历史来看,成长股在2010年~2015年移动互联网驱动下的新兴产业周期中,有三个自然年份为涨幅第一,即2010年、2013年和2015年;而在本轮新兴产业周期中,成长股还未出现涨幅第一的年份,其中2019年~2021年连续三年排名第二,2022年排名垫底。因此,在经历了2022年深度调整之后,成长股有较大概率在2023年成为强势的风格。

具体到板块,在出口回落的态势下,2023年发展国内经济的重点方向将变成“三驾马车”中的投资与消费。而从投资结构上看,我们觉得,基建投资大概率仍维持韧性,制造业大概率成为投资领域的主要抓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就是说,制造业投资将成为支撑经济修复的重要一环,制造强国也成了当前内外部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从这方面看,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计算等领域有望得到政策更大力度的支持。

当然,在制造强国的同时,也要顾安全。并且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渐浓的情形下,安全资产将是抵御海外风险的压舱石。所以,信创、软件、互联网、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航空航天和军工电子、医疗设备、风电、储能等领域的投资机会也值得关注。

我们预判,上述所提的行业或领域2023年的业绩增速将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2022年寅虎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因为A股市场受到种种突发因素的制约。2023年卯兔年也将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制约A股市场的突发因素都在逐渐消失。最后,再次预祝各位投资人朋友在2023年扬眉“兔”气。

https://www.xusbuy.net

上一篇:二胎概念etf(二胎概念什么意思)

下一篇:毫米波雷达概念股(王者荣耀概念图)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