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情查询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交易手续费,股票大全,股票行情查询

城镇化的重大意义(城镇化的意义课件)

2023-04-22 06:58分类:技术指标 阅读: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金句”在人民群众中极具辨识度和传播力,光明网《学习时刻》栏目将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撷取金句,约请权威理论专家深入挖掘和阐释“金句”背后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本期金句: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作者:张蔚文(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副院长)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随后,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后首次中央城镇化会议中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表示“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这一重大论述科学判断了我国城镇化所处阶段,指明了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性,也为新型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一、为什么说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既吸取西方国家城镇化发展的教训,学习借鉴成功模式,又将其与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战略部署。

首先,西方国家经验表明实现现代化必须注重城镇化。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多层面、全方位转变的过程。第一次现代化转型由工业革命开启,推动社会分工深化细化,为传统农业转型创造条件,使大部分发达经济体从传统乡村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二战结束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社会形态逐渐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知识和创新取代工业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信息化也反向渗透赋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驱动着现代化走向第二次转型。由此可见,城镇化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两次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次,城镇化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平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是世界历史的全新类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这意味着我国的城镇化要在两次现代化转型的叠加中进行,一方面,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充分的生产要素支持和原始创新,为信息化提供优秀人才集聚和技术场景应用场所;另一方面,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科学判断我国城镇化所处阶段的基础上,我国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不同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更偏重于经济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则更聚焦于解决“人”的现代化问题。以人为核心中的“人”至少包含三种含义:一是与“物”相对的“人”,即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传统的城镇化采用了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城市扩张开发模式,而新型城镇化把关注点回归到人的城镇化上来。二是与“群体人”对应的“个体人”。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性最基本的问题,人在城市发展中所具有的主体资格、能力、素养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过去以增长为核心的城镇化更多将“人”视为服务于城市建设的“资源”,而非城市发展的目的,相对忽视了人的城市权利,而新型城镇化呼吁让城市个体享有平等的生存、发展和参与机会。三是与“部分人”对应的“每个人”。过去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民工、农民等相对弱势群体的发展诉求,而新型城镇化强调“惠及全民”,让更多人共享城镇化发展红利。因此,人的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随着顶层设计逐步完善与地方积极探索,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新型城镇化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顺利。一是1亿人落户任务提前完成。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各级城市放开放宽落户限制,202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72%。二是常住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居住证制度全面建立,义务教育、住房保障、就业服务等逐步覆盖常住人口,各类社保跨转流程持续完善。三是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人地钱挂钩”、农村“三权”维护和退出机制、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等成效明显。

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持续优化。一是城市群集聚发展要素作用不断增强。目前,19个城市群承载了我国70%以上的人口,贡献了超80%的GDP,多个跨省区城市群建立了一体化协商机制。二是都市圈内同城化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等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各地积极探索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同城化发展机制。三是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成效初显。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扎实推进,如浙江省龙港市探索“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设市模式,实现撤镇设市。

城市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一是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2021年,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和污水处理率均超过97%,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7000公里,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56万个。二是绿色、韧性等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成区绿地面积较2012年增加近50%,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三是城市精细化、智慧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创新基层治理模式,街道(乡镇)社会工作站超过1.5万个,数字化赋能政务服务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突出成效。

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一是城乡体制机制改革迈出坚实一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完成,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基层探索有序开展。二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增强。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正式出台。三是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趋势明显。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机制逐步完善。

三、新时期应该怎样更好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对“以人为核心”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偏误。尽管“重物轻人”的城镇化思维得以纠正,但当前城镇化的主要关注点仅停留在人口城镇化层面,人的主体性尚未完全觉醒,距离人的现代化存在较大差距。二是解决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艰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市对周边中小城镇带动不足。县城承载力不足,特大镇“小马拉大车”问题突出,特色小镇发展尚不规范。三是城市品质和城市治理能力有待提高。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我国“大城市病”问题依旧严峻,基层政府治理能力亟待提升,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尚未形成,数字化治理未能形成有效支撑。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崭新起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未来十年,要想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保障全体居民公平共享城市现代化成果。从现代化的本质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一是保障“新市民”充分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按照“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规模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重点解决好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和住房保障问题,并根据预测的未来人口规模“超前规划”。二是促进“新市民”以“主人翁”姿态全面融入城市。探索建立以“居住证+积分”为核心的公共服务梯度供给制度,积分可根据“新市民”参加志愿者服务等指标设定,对有突出贡献的“新市民”给予医疗、教育、住房等优惠政策,并授予奖励荣誉。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升“新市民”就业技能。鼓励“新市民”参与社区治理和加入社会组织,表达其合理诉求,使其在城市中全面而自由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乡村流动。建立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品质趋同。发展现代化乡村经济,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续提高农民收入。

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化城镇体系是现代化的空间载体。一是强化城市群和都市圈的主要平台作用。以促进各类要素在省域间、城市间自由流动为重点,建立一体化发展协同机制。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内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避免重复建设。二是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行定点帮扶,有条件的城市可采用科创飞地模式,借中心城市的人才实现产业跃迁式发展。三是分类推进县城城镇化建设。处于中心城市周边的“卫星县城”应主动融入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格局,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和人口疏解,与中心城市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不在中心城市辐射范围但自身产业基础较好的“节点县城”应注重产业和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加强与周边区县协作,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探索“小都市区”发展模式。不具有区位和产业优势的一般县城可借助自身比较优势与大城市合作,通过“飞地经济”等模式为本地农业转移人口和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

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治理现代化。城市功能品质的提升是现代化导向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一是重视和落实新型城市建设理念。这包括:优先提升预防和应对疫情、洪涝等重大突发公共事项的能力、全面实施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保障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建设韧性城市;为居民营造以人为尺度的“三生融合”城市空间,即推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建设宜居城市;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积极培育“创意阶层”,面向居民的消费升级打造新业态,形成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良性循环,建设活力城市;加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注重城市个性化发展,建设人文城市。二是加速破解“大城市病”问题。超大特大城市需要根据城市综合承载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疏解非核心功能,走精明收缩、高质量集约发展道路。三是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推动城市治理重心向基层下沉,鼓励社会主体参与城市治理,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海报:王灿、杨经国)

相关阅读:

【学习时刻|金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学习时刻|金句】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

【学习时刻|金句】以制度型开放引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学习时刻|金句】坚持整体推进系统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学习时刻|金句】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学习时刻|金句】留住记忆、绣好乡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学习时刻|金句】雄安新区建设 千年大计功在长远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以超常超强的力度和执行力,高品质建设现代化大都市,高效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迈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步伐,坚持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历史的动态演化过程,是在对传统城镇化扬弃基础上的多元演进和历史必然,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发展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新型城镇化本质上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和城乡融合发展,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要求,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化大都市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高品质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目标。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必须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高品质建设现代化大都市。重庆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突出。一要持续推动新型城镇化水平及城市综合承载力上台阶、增动力,优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实现集城市、农村、山区、库区于一体的城乡发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高水平构建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格局,高标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的经济品质、绿色品质和生活品质,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二要坚持以“聚人”为目标,快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加速符合条件的“新市民”落户城市,逐步完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幅提升城市的生态宜居品质,高标准打造“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感受城市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巴渝特色现代大城市。三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重庆云平台,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建立大数据成渝中枢体系,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智能化、国际范、现代化大都市,构筑人民美好智能化生活新图景。

探索高效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路径。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水平和管理效能,必须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全过程,坚持高效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一是建立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建设安全韧性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城市建设的引导和管控,建立完善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土地征用及流转制度,提升城市国土规划水平,明确土地确权;进一步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及其风险防控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二是建立以人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依托地区经济发展结构,制定以人为核心的科学规划制度体系,构建特色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和人文特色产业结构体系;关注国际贸易环境,提高对外合作水平,制定完善的经济出口发展模式,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三是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高标准推动城乡协调、融合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结合居民生活状况和自然环境,加强对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开发,打造绿色循环产业链,加快建设清洁低碳的绿色城市。

(刘晓薇,作者系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后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戴均良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之举。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如果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能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积极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坚持体现和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和要求。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城镇化肩负着巨大历史任务。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同时又促进工业化发展。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规律。

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总人口近10亿,农业人口有8亿多,大量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到城镇。40多年来,我们从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特别是农村人口比重大、生产力落后的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我国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城镇人口大量增加,被西方专家学者称为二十一世纪最为宏伟壮观的人类社会大变迁。特别是新时代10年,我国城镇化和城镇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一重大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城镇化与现代化的重要关系,阐明了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意义,为新型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更加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重要成果和重要窗口。

到去年底,全国总人口14亿多,其中城镇人口达9亿多,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中国城镇化的巨大成就在人类历史上盛况空前,世所仅见,充分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之人口规模巨大的显著特征。我国城镇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于坚持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色和本质要求,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必须坚持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城镇化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本质要求之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和体现这个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补,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在建设城市的同时,大力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现代化水平。这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举措,是中国农村现实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在农村人口数量巨大的中国,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重点和难点就是农村和农民的富裕问题。在这方面,新时代10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最为集中的突出表现,一是扶贫,二是城镇化。过去10年,通过扶贫解决了一亿多农民的绝对贫困问题,通过城镇化使近两亿农民进城过上了城里人的好日子。在扶贫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同步加强新农村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有效防止出现“繁荣的城市、破败的农村”景象,新时代中国城乡社会呈现出农民市民共同富裕、美丽乡村和繁荣城镇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新征程上的城镇化仍要坚持好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原则要求,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城乡社会差别,以城乡共同富裕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城镇化与西方国家城镇化的本质区别。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城镇化是社会主义的城镇化,中国的现代化城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而外国的现代化城镇化,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拉美发展中国家,以资本为中心,造成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羊吃人”、大量的失业流浪人口和贫民窟等景象,真正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我国社会主义城镇化坚持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提高,不断改善和提高全体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努力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均等优质的公共服务。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我们要认真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这些重要要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加强城镇基础设施特别是新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快捷方便舒适优质的公共服务。要总结城市治理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信息化网络化形势下城镇治理举措,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特别要解决好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重点民生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镇化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从理论上讲,同分散的农村相比,城镇化是集约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但事实上,西方国家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都曾对自然资源肆意掠夺和生态环境恶性破坏,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往往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侵略掠夺别国的资源。

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充分吸取西方国家和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高度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世界节能环保、降碳减碳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形势下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局中,坚持城镇化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解决好土地过度扩张浪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城市工业污染等问题,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宜居的城乡环境,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作者:黄泰岩、黄东辉(中央民族大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把握其中蕴含的理论内涵和理论逻辑,有助于我们更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刻认识理论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的思路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区域协调发展不是要求各地区实现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的整齐划一,而是应在符合各地区实际的情况下,通过发展谋求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动态平衡,在突出地区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各地区发展水平的相对平衡。要看到,合理分工是优化发展的前提,优化发展是合理分工的判断标准和目的。新时代新征程,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其中包括以下几部分的内容。

其一,在我国这样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较大的发展中大国,全国各地区要共同走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协调推进,为各地区充分发挥本地比较优势创造稳定持久的基本前提,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打造国家整体竞争优势。其二,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前提下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国家层面,必须遵循整体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向,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像我国这样的经济大国,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解决“卡脖子”问题,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在一国内部的区域层面,各地区的产业选择和产业体系构建可以依据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区域经济竞争优势。其三,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上,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向效率更高的地区和部门,推动特色产业在特定区域的集聚,形成分工效应和集聚效应,从而大幅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

总之,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求在“发展”上,充分发挥各地区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合理分工构建区域经济竞争优势;就是要求在“协调”上,充分发挥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通过整体规划形成“一盘棋”下的合理分工,既在全国层面整体推进,又充分发挥各地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把握着力方向

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具有长期性。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由来已久,区域协调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指引,贯穿经济活动全过程,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落实好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区域政策体系,以形成更具针对性的区域发展政策,持续提升政策的实施效果。具体到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各地区要依据创新发展的要求找准自己的创新领域和赛道,构建自己的创新优势。例如,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的区域,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研究的比较优势,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解决“卡脖子”问题,努力成为全国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高地;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则要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成为制度创新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各地区要依据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特色竞争优势。协调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在于缩小区域、城乡间的发展差距,各地区要找准比较优势,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此外,各地区还要依据绿色发展的要求发挥比较优势,创造更多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产品需求;依据开放发展的要求,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依据共享发展的要求,加强合作联动,提升发展包容性,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以坚持全国一盘棋为前提。只有在国家区域整体发展战略中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必须遵循全国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在全国整体发展中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相比较而形成的优势,区域比较优势就是相对于全国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需要而言的,如果偏离了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区域比较优势就失去了科学的判断标准,也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因此,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划分政策单元,对重点开发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能源资源地区等制定差异化政策,分类精准施策,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二是必须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协作体系,在相互协作中发挥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明显地表现为其分工的发展程度。分工的产生形成了协作的必要性,分工的发展又要求协作要相应深化,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推进区域分工协作,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三是必须精准识别和不断强化比较优势。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如果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就可以集合成国家的整体竞争优势。例如,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承载更多产业和人口,发挥价值创造作用;生态功能强的地区则要得到有效保护,创造更多生态产品。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基础。只有构建畅通的国民经济循环,才能为区域分工协作创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而且区域分工协作越深化,越需要畅通的国民经济循环。一是畅通生产循环。发挥区域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必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并以其为“链长”,整合产业链供应链,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实现生产循环的畅通和安全。二是畅通分配循环。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必须要以合理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为前提,形成生产资料部门和消费资料部门之间的合理比例以及两部门内部的合理比例,保障生产资料的有效供给和消费资料的市场实现。三是畅通流通循环。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必须要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前提,形成健全的市场体系,特别是要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资源流动障碍,形成全国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和产业集中,形成集聚效应;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使商品和服务能够依据市场信号自由流通,实现优胜劣汰;规范市场秩序,不断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四是畅通消费循环。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必须以能够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为前提,充分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做强做优做大特色优势产业,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方面要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牵引新供给,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实现供需适配;另一方面要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巩固和增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来源: 经济日报

https://www.xusbuy.net

上一篇:二胎概念股票(二胎概念股龙头企业)

下一篇:创业板如何开户操作(创业板开户条件)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