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情查询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交易手续费,股票大全,股票行情查询

医药电商如何运营(医药电商平台优缺点)

2023-07-14 02:35分类:江恩理论 阅读:

本人从事医药电商行业十余年,代运营过很多家连锁药房的B2C业务,由于大多都是全托管形式,所以对仓储环节的管理一直很重视。我大概为十余家连锁药店做过电商仓库的建设或改造方案,均极大地提升了其流程管理的规范和订单处理的效率,同时也保障了质量安全的管理。今天去上海一家头部连锁的电商仓库,研究新搬迁后的建设思路,所以有感而发,在此分享几点经验。

医药电商在2020年以来的三年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二次审视:互联网医疗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做不好在线医疗?

行业东风从何来,何时来

 

而玉林博林大药房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药品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大型连锁药店。

线上为商户提供网络信息、网络推广及电子交易等各类服务。

近日,“武汉医保改革重大调整”的话题,引发了不小的舆论。引发争议的内容,主要是医保个人账户的改革,加上网络疯传的“全国延迟退休”方案,让这场“小步慢走”的改革,变得更加“谨小慎微”。

不管怎么说,现阶段的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3)微观服务:数智化加码,打造“药品购销+X”多元服务
从平台端发展来看,医药电商B2B平台能够利用自身所积累的海量数据及高新技术,进行数智化升级,缩短传播通路,打通信息流,赋能产业链上下游,为各端提供“药品购销+X”的多元化服务。上游药厂方面,平台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药品研发与上市服务,精准识别市场需求;下游药店端,可以利用各类资源,构建千人千面的精准营销体系,提升药店数智化营销与药事服务能力,推动药店数智化运营和管理。

在推介会现场,有不少企业对医药电商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建设专业中药饮片、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集仓储运输、加工、销售、配送等功能为一体,打造成玉林乃至广西中药材产品集散中心、交易中心。

东北证券研报认为,药品网售监管靴子落地,零售药店将受益于“线上线下一致”的监管政策。

一、国内医药电商龙头,发展综合智慧健康平台

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在医疗健康产业的重要布局,核心业务板块包括医药电商业务 和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两大板块。其中:(1)医药电商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 务,包括自营和平台两种模式,主要依托天猫平台展开;(2)医疗健康服务主要通 过淘宝、天猫、支付宝、医鹿APP等渠道为用户提供包括问诊、体检、核酸检测等 在内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健康服务体系;(3)数字化服务主要包括以“码上放心” 为核心的产品追溯业务以及提供云影像智能识别和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智慧医疗业 务。截至2022年9月底,阿里健康线上自营店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1.2亿,天猫医药平台已服 务逾2.7万个商家,药品种类超过4800万个SKUs;与集团签约提供在线健康咨询服 务的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营养师近18万人。公司以医药电商业务筑基,助力打造 综合智慧健康平台。

1.第一阶段(2014-2015年):抢先布局智慧医疗,以药品电子监管为核心探索医+ 药商业闭环.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瞄准国内“互联网+医疗”行业尚未挖掘的潜在空间,联合 云锋基金收购港股上市公司中信21世纪。中信21世纪掌握药品监管码体系,同时还 拥有当时唯一一张第三方网上药品销售试点的牌照,在医药零售领域具备重要地位。 同年10月,中信21世纪正式更名为“阿里健康”。2015年,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数 据正式迁移到阿里云端计算上,阿里健康成为全国唯一药品监管平台;同年2月,阿 里健康APP 2.0版本上线,新增预约挂号等功能,公司逐步探索“互联网+医疗”领 域可能的商业模式;同年4月,阿里健康获得天猫在线医药业务营运权。在前期业务 探索阶段,阿里健康依托药品监管码为核心,着力探索“互联网+医疗+医药”领域 的商业路径。

2.第二阶段(2016-2018年):强化发展医药电商板块,打造全渠道业务布局。前期业务结构搭建完成后,阿里健康将业务重心放在医药电商全渠道拓展上,以“自 营+天猫平台”为主开展B2C业务,同时覆盖万余家线下药店以打通线上和线下医药 服务。2016年8月,阿里健康收购广州五千年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获得B2C服务资格, 公司开始着力发展自营业务。平台业务方面,2016年9月,阿里健康获得天猫医药 馆独家运营权,为天猫医药馆提供全套外包及增值服务,协助天猫发展其医药保健 电商业务并收取费用。2018年起,阿里健康陆续收购天猫平台医疗器械、保健用品、 成人计生等类目,完善公司医药电商业务的全面布局。

3.第三阶段(2019年至今):持续完善数字化医疗健康管理能力,把握疫情下的行业机遇。2019年以来,政策端对医药电商、在线问诊释放松绑信号,叠加新冠疫情爆发,国 内用户线上医疗健康消费习惯培养周期加速,行业迎来一段高速发展的红利期。阿 里健康持续加码对健康医疗服务与医疗信息化业务投入。2019年1月,支付宝开设 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患者入口端,为互联网医院平台提供技术及产品等方面支持。 2020年9月,阿里健康推出独立的医疗健康服务APP“医鹿”。2021年8月,阿里健 康收购“小鹿中医”,拓展中医领域,完善阿里健康互联网中医垂直领域布局。目 前,阿里健康互联网医院已建立起癫痫、哮喘、乙肝等12种疾病领域患者管理能力。

股权结构看,阿里巴巴集团通过Ali JK Nutritional Products和Perfect Advance,分 别间接持有公司33.73%和22.96%股权。据公司财报显示,阿里健康共有14家孙公 司、10家联营企业,集团主要依靠旗下阿里健康(香港)科技有限公司、弘云久康 数据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和阿里健康河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其核心业务。其 中,阿里健康(香港)主要负责医药电商业务,通过控股多家公司来把控线上线下 医药产品流通;弘云久康数据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和阿里健康河北信息技术有限 公司则主要负责互联网医院建设,同时对外投资多家医疗科技公司,发展医疗信息 化领域业务。

医疗器械方面,阿里健康以大约18.28亿公司股份(约106亿港元)并购天猫旗下的 Ali JK Medical Products,以收购天猫医疗器械及保健用品、成人用品、医疗和健康 服务等业务。在医疗器械的布局有利于阿里健康进一步整合已有的医药电商板块业 务,并将服务拓展到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更多方面;医疗大数据方面,阿里健康2020 年起先后投资来未来科技、零氪科技、吉因加、清赟科技等,大力布局医疗信息化、 医疗大数据领域。

云医疗方面,阿里健康通过对华润万东旗下的万里云公司增资2.25亿元获得了万里 云25%股份,凭借万里云医学影像大数据云平台、HIS系统等服务,阿里健康在基层 医院、患者和专家之间构建了高效、专业的连接,丰富拓展其互联网医疗平台服务, 加深平台优势。此外,阿里健康在2021年8月并购小鹿中医,拓展中医领域在线问 诊、咨询、预约挂号等服务,完善公司互联网中医垂直领域布局。

二、互联网医疗价值凸显:医药电商市场持续扩大,在线医疗行业加速发展

政策推进医药分开:我国的医疗体系以院内场景为主,患者习惯在院内完成“挂号 ——问诊——缴费——开药”的流程,过去医院为了盈利,乱开药、同等效用下开 具价格更贵的药几乎成为行业默认的现象,“以药养医”加重了患者就诊负担,也 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一大因素。为了杜绝这一现象,政策大力推进医药分开。2017年, 全国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即医院理论上无法通过售药盈利。政策效果看, 根据政府官网,我国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从2017年的28.77%下降 至2021年的27.72%,患者就医负担减轻。

处方流转的承接从两方面理解:第一部分是进入医保报销类目的药品(处方药为主)。 2018年以来,政策端两大举措:医药集采、双通道平台打通,持续推进医药分开、 处方外流,线下药店率先受益。为了防止处方回流,院内院外渠道购药需要同价, 2021年4月,国家医保局、卫健委发布《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 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对院内(定点医疗机构)和院外(定点零售药店)两 个渠道实行统一支付标准,满足医保谈判药品的供应保障。医药电商平台是处方流 转的第二站,但由于目前,医保只能接入实体机构,因此B2C模式下医药电商依然 无法实现医保报销,一定程度限制了线上平台对医保报销类目药品的渗透。

第二部分是未能进入医保报销的药品。国家大力推进医药集采,更多未进集采的药 品流向院外。处方药中的非医保报销部分是当前医药电商的主要阵地,随着医药集 采名录的持续扩大,进入医保报销的药品增多的同时,未能进入集采的药品入院渠 道受阻,自然选择院外渠道。供给端看,药企选择线上渠道的驱动力在于,线上平台相比线下零售药店,具备更 强的流量优势和天然的互联网营销优势,能够为上游药企提供更广泛的销售范围、更深度的定制化服务,因此,越来越多药企积极开拓新特药的线上渠道。21年3月, 葛兰素史克在阿里健康平台首发直聊慢阻肺的三联吸入制剂“全再乐”;2022年双 十一期间,京东大药房线上首发的糖尿病I类新药华堂宁24小时成交金额超百万。

药品是目前医药电商行业的增长驱动:随着保健品、医疗器械等流通性更强、不受 医疗属性限制的品类线上化率提升放缓,行业增长动轮切换到药品品类的增长,19 年以来网售处方药政策的优化推动线上销售处方药规模的高速增长。根据中康CMH, 2020年,中国药品市场电商渠道占比约2.9%,预计到2030年将提升至15%。在医药 集采、医保支付改革等政策推动下,处方药外流趋势确定性强,带来医药零售市场 规模上升。

根据中康CMH数据,院内渠道(公立医院+基层医疗+院内自费药房)药 品销售额占比2022年预计同比下滑2.4pct至58.6%。医药电商平台的便利性和品类 多样性能够很好满足大量慢病用户的长期用药需求,一定程度缓解院内就诊压力, 成为处方药外流重要渠道,网售处方药规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根据中康CMH,B2C 渠道药品销售额占全国药品零售渠道的比例从2019H1的2%持续提升至2022H1的 11.5%。

行业增长空间看,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取决于医药零售市场整体规模及线上化率。随 着用户线上购药习惯逐渐养成,医药零售线上化率持续提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 数据,2016-2021年,中国数字零售药房市场规模从592亿元增长至2626亿元,CAGR 达34.71%,数字零售药房占零售药房整体比例从17.37%升至48.31%,医药电商市 场规模增长迅速。

行业价值看,我国医院体系长期存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互联网医疗的介入 能够一定程度环节医疗资源挤兑、提升诊疗效率。根据国家卫健委,我国公立医疗 机构长期存在倒三角结构,数量最少的三级医院负担的诊疗人次占比最高,2021年 三级医院诊疗人次占比达到57%,而一级医院仅5.6%,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往往会蜂 拥至等级更高的医院就医,导致三甲医院普遍存在等候久、就医难问题。根据统计 年鉴数据,2021年三级医院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人均诊疗患者数量达1785人,显著 高于二级和一级医院的1549和1199人,医疗资源紧缺和分布不均问题较为突出。

互联网医院凭借其便捷、高效的模式,成为了解决就医难问题的重要方式。在政策 持续鼓励下,各地三甲医院依托线下医疗资源陆续开始构建互联网医院,推进医疗 机构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缓解线下医疗资源挤兑的同时,也为低线级城市患者就医 带来便利。疫情催化将缩短在线问诊行业的患者教育周期,带来在线诊疗行业快速 发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中国在线诊疗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2.56%至317亿元,2016-2021年CAGR达70.50%,2021年在线诊疗量占诊疗总量比例达 12.2%。

根据IQVIA统计,疫情期间,我国互联网医院数量高速增长。2022年随着政策监管 趋严,行业出清,增速明显放缓,同比增长9%至1741家。相比公立医院建立的互联 网医院平台承担更多院内导诊、复诊开方、线上缴费等实质性诊疗环节的责任,互 联网平台建设的互联网医院首先是出于线上问诊和处方业务的合规需求,同时由于 线上首诊尚未放开、国内患者的线上问诊心智尚未养成,因此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 互联网医疗服务更多是诊前的挂号、导诊、轻问诊等。诊疗量看,疫情催化了线上 问诊习惯的加速养成,2021年,我国互联网医院诊疗量同比增长79%至16.7亿人次。

三、阿里健康:医药电商规模持续扩大,医疗健康业务完善战略布局

依托母公司阿里集团的庞大用户基本盘,阿里健康在集团用户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流量优势显著。阿里健康医药电商业务营收主要来自于天猫平台流量入口,通过注 入天猫医药馆业务和资产完善平台业务布局,同时通过阿里健康大药房、阿里健康 国际自营药房、阿里健康药品旗舰店、阿里健康医药旗舰店等自营药房拓展自营业 务。根据公司财报,截止到2022年9月,阿里健康自营业务年度活跃消费者(AAU, 过去12个月在自营店实际购买过一次及以上商品的消费者)数量达1.2亿人,同比增 长33.3%,在阿里巴巴集团国内活跃消费者中渗透率持续提升。天猫作为国内最大 的电商平台,为阿里健康触达更多潜在消费者降低了门槛。

商业模式看,阿里健康医药电商业务中的自营模式盈利主要来自销售价差,还包括 一部分的广告收入;平台模式盈利来自抽佣。根据公司财报,截至2022/9/30的 FY2023H1,公司医药自营业务收入100.81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例进一步提升至 87.66%,医药自营业务作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动轮地位越发明显;平台业务收入 10.0亿元,同比小幅下滑1.04%。

1、医药电商自营业务:流量+供应链建设驱动业务增长,处方药高速增长。药品收入占据主导地位,“1+3”竞争优势驱动公司自营业务持续增长。根据公司 财报,FY2022H1,阿里健康自营业务中药品收入占比64%,较同期增长2.3pct,自 营业务中药品的贡献度占比较高,其中,处方药收入高速增长,同比增长127.3%; FY2023H1,处方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6.2%。阿里健康平台业务率先起步,前期通 过吸引大量三方药店、药企入驻,在非药品类实现高速增长。自营业务专注于补足 药品销售能力,得益于公司在供应链环节的持续深耕,和品牌效应带来的消费者信任增强,药品收入的主导优势逐步凸显。

(3)凭借强大供应链能力,解决用户即时用药问题。阿里健康背靠阿里集团强大电 商背景,供应链管理能力突出,公司通过打造十七地二十九仓配送网络,将药品次 日达服务覆盖到全国110多座核心城市。截止2022/3/31,公司自营药品次日达配送 服务单量占比已提升至76%。公司将DTP冷链仓配能力应用于新特药场景,帮助众 多患者解决药品可及性问题,同时随着公司持续加大质控建设投入,安全用药AI系 统、免费用药咨询服务、购药正品险、透明实验室、全链追溯体系等工具陆续投入 使用,从多方面保障用户用药安全。

对比线下连锁药店,阿里健康自营业务由于线上电商的让利相对较大,毛利率尚处 于低位。根据公司财报,2022财年阿里健康总体毛利率20.0%,较同期下降3.3pct, 主要系处方药、OTC等低毛利率商品销售占比提升,非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 等高毛利率商品销售占比下降所致。其中,自营业务毛利率相较平台业务更低。对 比线下零售药房,益丰药房、同仁堂毛利率均稳定在40-50%。目前由于国内用户线 上购药心智尚未养成,线上医药电商平台为打开销路、提升市场份额,往往采取压 价方式,未来随着国内药品销售线上化率逐渐提升,电商平台药品价格有望一定程 度恢复,叠加广告等高毛利业务的拓展,自营业务毛利率有一定回升空间。

2、医药电商平台业务:SKU丰富,与天猫深度绑定 平台业务主要通过收购天猫医药馆不同品类实现资产注入。2017年起,阿里健康陆 续收购天猫医药平台保健食品、医疗器械、成人计生、隐形眼镜等类目电商平台业 务,实现公司平台模式业务布局,为用户提供更多医药品类,与公司自营业务形成 互补。目前,阿里健康平台业务除了包括从阿里巴巴集团收购的各类目电商平台业 务外,也包括为天猫医药平台尚未收购类目提供外包服务。根据公司财报,截止 2022/9/30,公司平台业务已服务超过2.7万个商家,天猫医药平台品类数量超过4800 万个SKUs,形成了强大的产品矩阵。

商业模式看,阿里健康平台业务与天猫平台深度绑定,平台业务的收入需要与天猫 分成。按已收购和未收购划分,已收购类目中,药品抽佣的40%给天猫,60%归属 阿里健康,其他品类则五五分成;未收购品类(滋补营养、膳食补充剂等定义边界 比较模糊的品类)则以阿里健康向天猫提供外包服务的形式,阿里健康从天猫收取 服务费用,为佣金的21.5%。 阿里健康的抽佣比例根据细分品类不同,在3%~5%不等,相比京东健康6%~8%左 右的抽佣比例,抽佣较低。根据平台官网披露,阿里健康对不同品类产品抽佣比例 差别不大,除成人计生、隐形眼镜两类是4%外,其他品类抽佣比例均为3%。

公司医疗健康服务业务依托阿里集团应用矩阵,通过淘宝、天猫、支付宝、医鹿、 高德、钉钉、盒马、夸克搜索等终端为用户提供包括中医、体检、核酸检测、问诊、 挂号、疫苗等在内的线上线下一体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截至2022年3月31日,阿 里健康设立的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年度活跃用户数超6.9亿,集团日均在线问诊服务 量达30万次。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签约提供在线医疗健康咨询服务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营养师合计18万人,同比增长4万余人(包括小鹿中医)。

互联网医院建设方面,阿里健康与支付宝合作,连接线下医疗资源,拓展实体医院 客户,帮助打造互联网医院平台,提供包含预约挂号、诊断以及与线下医院共建未 来医院项目等。2019年,阿里健康投资的“浙江扁鹊”所承建的“浙江省互联网医 院平台”正式发布,这是全国第一个集监管能力和服务能力于一体的互联网医院平 台。截目前阿里健康在线下医疗资源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浙江省内,“浙江互联网医 院平台”是国家卫健委样板工程,未来阿里健康有望凭借建立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 台的运营经验,帮助更多线下医院建立和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

线上自营药房AAU快速增加,疫情催化加速用户线上购药教育周期,推动营收增长。 2019-2022财年,阿里健康营业收入分别为50.96/95.96/155.18/205.78亿元,YoY +108.62%/+88.32%/+61.71%/+32.60%。其中医药自营业务贡献主要收入,通过为 用户提供更多药品SKUs、更加专业咨询服务等措施,不断优化用户购药体验,年度 活跃消费者从2019/3/31的2700万人增至2022/3/31的1.1亿人,推动医药自营业务收 入快速增加。2022年随着国内疫情多点爆发,各地出现不同程度居家隔离,线上平 台成为居民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的重要购药渠道,用户线上购药教育周期逐渐加速。

FY2023H1(2022/3/31-2022/9/30),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01亿元,同比增长 22.90%,线上自营店年度活跃消费者数量达1.2亿人。收入结构方面,FY2023H1, 公司医药自营业务、医药电商平台业务、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收入占比分别 为87.66%/8.69%/3.65%,医药自营业务所占比例持续增加。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 持续升级用户服务体验,提供包括中医、体检、核酸检测在内的多元服务,“码上 放心”进一步渗透至流通领域,FY2023H1,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收入实现同比 增长74.9%,占公司总收入比例也提升至3.65%。

规模效应优势逐渐凸显,公司各项费用率均有所降低。FY2023H1,公司履约费用 率、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8.47%、7.47%、2.82%、1.51%, 各费用率较同期均有所下降,主要系公司成本控制效率提高、规模效应逐渐体现所 致。其中履约费用作为公司运营支出最大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公司医药自营业务所 产生的仓储、物流及客服成本+天猫平台佣金、支付手续费及相关人员支出,公司 FY2023H1履约费用率较同期下降2.0pct,下降幅度较为显著,主要由公司仓储、物 流、客服等方面运营效率提升及自营和平台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所致。

公司现金流充裕,经调整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FY2023H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 额5.04亿元,经营状况较为良好,公司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价值为94.03亿元,储 备充沛。经调整净利润方面,凭借医药自营业务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公司议价能力 与定价能力持续提升、经营效率不断优化,以及平台规模效应凸显,公司FY2023H1 经调整净利润3.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利润端表现亮眼,随着规模效应的逐步体现, 利润率有望进一步优化。

四、盈利预测

阿里健康业务主要包括医药电商业务和以互联网医疗为业务重心的其他业务。医药 电商业务包括3P和自营两部分。其中,阿里健康依托天猫集团的流量盘和SKU选择 的多样性,3P业务优势显著。截至2023/3/31的23财年受疫情影响较大,考虑到疫 情管控放开后线上购买感冒发烧等常见OTC药品不再受限,网售处方药的合法性和 合规性进一步增强,叠加疫情放开后囤药需求的增加,预计23/24财年天猫医药馆 GMV增速分别为30%、22%;医药电商平台业务收入分别为26.67/33.10亿元。自营 业务随着供应链建设的完善,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3/24财年收入分别为 220.54/261.83亿元。

其他业务方面,医疗健康与数字化服务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 平台将互联网医院业务定位为树立品牌形象、补齐业务闭环的重要环节,预计23/24 财年收入分别为9.85/13.67亿元。毛利率看,整体毛利率稳定,22财年处方药的高 速增长和自营业务占比的提升拉低了整体毛利率。23财年,随着公司触达流量的扩 大、与上游厂商的合作加深,高毛利新特药的上架、针对药企的营销服务的拓展, 推动毛利率回升。综合来看,阿里健康23/24财年收入预计分别为257.06/308.60亿 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9/6.14亿元。

估值方面,分别对医药电商业务和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进行分部估值,考虑 公司这两块主营业务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实现稳定盈利,均采用PS估值。阿里健康 2023财年截至2023年3月31日,相比自然年晚一个季度,我们将阿里健康23财年估 值对应可比公司22年度估值。医药电商业务23财年预计实现营收247.21亿元,参考 可比公司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两大医药电商平台22年PS估值水平,给予阿里健康 医药电商业务23财年3.4X PS估值,对应合理价值840.51亿元;医疗健康及数字化 服务业务23财年预计实现营收9.85亿元,参照卫宁健康、创业慧康等医疗信息化企 业22年估值水平,给予阿里健康23财年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6.5X PS估值, 对应合理价值64.04亿元。综合来看,对应合理总价值904.54亿元(对应1064.2亿港 币),对应合理价值7.87港币/股。

https://www.xusbuy.net

上一篇:棕榈油概念股有哪些(国企混改概念股)

下一篇:举牌概念股票有哪些(举牌概念股是利好)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