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情查询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交易手续费,股票大全,股票行情查询

上海国企改革龙头股(上海国企改革方案)

2023-04-07 05:48分类:黑马捕捉 阅读:

中国基金报记者 南深

3月12日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数字基建”巨头之外,中国建筑、中国电建等多家传统基建巨头也公布了2023年前两月经营情况,整体来看大超预期。

2023年1-2月,中国建筑新签合同总额6211亿元,同比增长30.2%,其中建筑业务新签合同5676亿元,增长27.3%,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535亿元,同比增长71.1%。中国电建1-2月新签合同金额1736.02亿元,同比增长43.26%,其中能源电力业务“狂飙”,新签合同金额近千亿,同比增长超300%。

分析人士指,今年基建依然是稳增长重要抓手,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2022年为3.65万亿元),基建工程落地项目数量有望进一步提升。而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构建的大背景下,估值水平处在历史低位的央国企建筑股,有望迎来价值重估重大机会。

中国建筑新签合同增长30.2%

作为营收近2万亿、财富世界500强排名前十的巨无霸,用“大象起舞”都不足以形容中国建筑今年前两月的逆天表现。

根据公告,公司2023年1-2月新签合同总额62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达到30.2%。

其中,主营占比九成以上的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5676亿元,同比增长27.3%。建筑业务内部细分看,房屋建筑录得4268亿元,同比增长20.4%,基础设施录得1389亿元,同比增长55.1%,勘察设计录得18亿元,同比增长12.1%。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建筑业务这一成绩单并非在低基数上取得,2022年1-2月在房企批量出险情况下,其建筑业务的新签合同额为4458亿元,同比增速也有6.7%。

中国建筑的地产业务则主要包括中海地产和中建地产两大平台,在整个地产行业企稳回升的背景下,其反弹速度更是一马当先。公告显示,今年前两月公司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53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1.1%,这一销售额已经逼近万科(前两月合约销售额587.5亿元);合约销售面积则为272万平米,同增58.4%。

这样的靓丽表现也让中国建筑东财股吧难得“热闹”一回。网友纷纷表示,“太厉害了吧”“什么情况?要起飞了?”“第一次超预期这么多”……

资料显示,中国建筑是我国专业化经营历史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中国建筑位居《财富》“世界500强”2022年榜单第9位;在《财富》“中国500强”排名中连续十年位列前3名;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2020年度“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榜单继续位居首位。

中国电建能源电力合同额飙升331%

同在3月12日晚,电力工程龙头中国电建和化学工程龙头中国化学,也均披露了前两月经营情况。

中国电建2023年1至2月新签项目数量1441个,新签合同金额1736.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26%。其中主要的贡献力量来自能源电力业务,新签项目数量765个,新签合同金额956亿元,同比增长330.96%。公司能源电力业务包括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火电、电网等。

中国电建能源电力业务的高增实际上并不意外,其前两月披露了7个达到信披标准的重大合同或者工程中标,其中4个为能源电力项目。

仅2月18日一天公司就公告了三个能源电力项目,包括浙江景宁抽水蓄能电站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合同,金额约为62.57亿元;乌尔禾2000MWp光伏发电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合同,合同金额约为71.76亿元;广东能源莎车县200万千瓦光储一体化项目一阶段100万千瓦EPC总承包工程,中标金额约为53.07亿元。

公司在此前公告中称,2022年以来中国电建业务转型升级稳健推进,能源电力业务“由旧变新”,新能源业务、抽水蓄能业务占比快速上升,水资源与环境业务、绿色砂石业务“由小变大”,已成为公司主责主业,海上风电、生物制气等战略性新兴业务加快培育,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拓展新空间,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化学工程龙头中国化学前两月则新签了507个项目,金额合计 672.48亿元,其中化学工程项目423个,金额532.43亿元,占比约八成。不过,由于去年同期中国化学新签合同金额几乎翻倍,基数过高,今年前两月公司新签金额实际上同比下滑了约12%。去年3月的公告显示,2022年前两月公司新签合同金额为767.42亿元,同比大增87.53%。

建筑央国企价值重估正当时?

从业内分析来看,今年前两月建筑央企的超预期表现或不是短期现象,而是有望贯穿全年。

浙商证券分析师匡培钦、陈依晗认为,短期看,当前出口受国际环境影响有所承压、房地产市场风险隐患较多、消费复苏仍需观察,因此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对当前扩大国内需求、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具有重要作用。而长期看,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对稳增长、稳就业、保民生均具备重要保障作用,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我们认为2023年尤其是上半年基建投资仍系稳住经济大盘的主要抓手”。

华金证券分析师张仲杰亦表示,社融火热双轮驱动,基建投资高增可期,有效投资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加,或构成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的主线政策路径。“我们倾向于上修全年基建投资增速预测至8%左右,结构上以先进制造业促进型的新能源等新型基建更受银行欢迎,城建、交通等传统微利领域的基建投资则更加依赖专项债转为资本金、以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直接支持”,张仲杰称。

3月10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社融新增3.16万亿,同比多增高达1.94万亿;2月新增信贷1.81万亿,同比多增达5800亿,强于市场预期。其中,政府债券2月、1-2月合计同比分别多增5416亿和3530亿,年初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力度较大已经开始体现。

在此背景下,加上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开始探索,看好建筑央国企价值重估的声音也日益高涨。

西南证券颜阳春就建议“趁势而上,把握价值重估新机遇”。其表示当前建筑主要央国企近10年PB估值平均分位点19%,PE估值平均分位点16%,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建议关注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电建、安徽建工、上海建工、精工钢构等。中国银河分析师龙天光亦称,基建是稳增长抓手,房企再融资重启有望改善房建回款,推荐基建和房建等投资机会,推荐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

编辑:小茉

审核:许闻

央企上市公司,迎来利好政策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消息称,已编制完成新一轮《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涉及央企上市公司主要举措之一是:服务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推动央企上市公司主动与投资者沟通交流,提升透明度,组织引导各类投资者走进央企、了解央企、认同央企

“估值回归”,说明现在部分央企上市公司估值较低,本期大数据量化选股策略就为大家分享沪深两市历史最低估的央企上市公司,筛选策略如下:

公司性质属于央企国资控股;预测净资产收益率>10%;市盈率低于5年平均市盈率;市盈率低于同行业平均市盈率;市净率低于同行业平均市净率;按预测净资产收益率从高到低排列。

央企国资控股:不等于普通的国企(省属国资控股、地市国资控股),央企国资控股的实控人主要分为三类:国资委、中央国家机关、中央国有企业。

中国股市:A股估值最低的36家央企上市公司

最低估”:本文筛选策略选用市盈率PE、市净率PB从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一是与该上市公司自身比,低于历史市盈率均值;二是与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比,需要低于同行业市盈率均值;三是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净率比较,需满足低于同行业平均市净率,同时满足这几个条件才算历史最低估。

筛选结果共36家公司入围,其中22家沪市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开头),13家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开头),剩余1家来自创业板(股票代码3开头)。按预测净资产收益从高到低排列,来自化学制品行业的除草剂、农药制剂、成渝特区概念股——利尔化学,动态市盈率8,历史平均市盈率18,排名第一;第二名市化学原料行业的甲酸、复合肥、合成氨龙头股——鲁西化工,动态PE=6,低于历史平均值10,市净率1低于同行业平均市净率2。

第三名市油气开采及服务领域的页岩气、海上风电、天然气概念股——中国海油,动态市盈率5,低于历史平均值7,市净率为1低于同行业平均市净率。第三名是唯一一家来自创业板的上市公司,电力设备领域的锂电、正极材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题材股——当升科技,动态市盈率16,低于同行业平均市盈率27,市净率3低于同行业平均市净率。

其他上榜的还有优质蓝筹股还有半导体及元件行业的芯片龙头——深南电路、煤炭开采加工行业龙头——中煤能源、建筑龙头——中国建筑,因为股价走势还要看未来业绩,所以筛选结果按预测净资产收益率从高到低排名,完整名单如下。

A股:37家预测高增长、低估值的央企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的股价取决于公司业绩,业绩主要指标可参照净资产收益率ROE,这36家上市公司未来三年预测净资产收益率如下表所示,手机端查看向左滑动可看完整信息。

 

 

 

股票简称

预测净资产收益率(%)

2024.12.31

2023.12.31

2022.12.31

利尔化学

23

25

28

鲁西化工

20

20

21

中国海油

19

21

24

当升科技

19

18

18

云铝股份

18

20

21

中科三环

18

17

15

有研新材

18

14

11

深南电路

18

17

16

新集能源

17

20

23

上海能源

17

19

21

万润股份

16

16

14

电投能源

16

18

20

中兵红箭

16

14

12

中钢天源

16

14

12

中煤能源

16

17

18

上海贝岭

15

14

13

中化国际

15

13

12

黔源电力

14

14

14

中远海控

14

23

53

江南化工

14

13

12

中国建筑

13

13

14

华润微

13

13

13

三友化工

13

12

11

铁建重工

13

13

12

中国核电

13

12

12

中航机电

12

11

10

天地科技

12

12

11

中国人保

12

11

11

祁连山

12

12

12

中国铝业

11

11

10

中信银行

11

11

11

中国银行

11

11

11

中集集团

11

11

12

光大银行

11

11

11

中国银河

11

11

10

交通银行

10

10

10

 

 

 

点评与总结

从投资安全性较多来看,央企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业绩稳定性优于省属国资控股和地市国资控股,更优于民营和私营企业;A股央企上市公司总共457家,今天筛选这36家从市盈率、市净率两个指标,与自身历史估值和与同行业其他公司比均属于低估,但低估不是唯一的买入理由,我们还要看未来业绩成长性,预测ROE在10以上,值得关注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28日举行 柏可林 摄

中新网上海9月28日电 (记者 缪璐)“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28日举行,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白廷辉在会上表示,上海国资国企到2027年要培育一批具有产业行业带动力、科技创新引领力、质量品牌影响力、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原创成果和拥有行业话语权及美誉度的一流技术与品牌。

本次发布会围绕“落实重大战略任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主题,介绍了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

2021年,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约占全国地方国企的1/7、1/9和1/6。其中,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6.27万亿元,同比增长6.9%;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近4万亿元,同比增长6.2%;利润总额3526.6亿元,同比增长4.7%;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生产总值1.23万亿元,占上海生产总值的28.5%;缴纳税金2362.47亿元,约占上海市地方税收的15.4%。

上汽集团、绿地集团、中国太保、浦发银行、上海建工、上海医药等6家国企进入世界500强,上港集团、申通地铁集团、锦江国际集团、机场集团等4家国企进入全球行业排名前三。17家企业进入2021年中国企业500强,7个品牌入围2021年亚洲品牌500强。

据介绍,上海坚持以国资国企改革为抓手,激发企业动力活力。在实施区域综改试验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上海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率先出台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方案和计划;构建“金融投资+实体投资+资本运营”三位一体的国有资本管理体系;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马晓宾表示,上海国资国企坚持以市场化改革作为工作的导向,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工作举措:一是发展公众公司,提升国有资本的证券化水平,明确发展公众公司作为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实现形式;二是实施开放性市场化战略合作,带动多种所有制资本共同发展;三是建立健全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激发干部职工积极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

据白廷辉介绍,除激发企业动力活力外,上海国资国企还坚持以创新转型发展为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上海国资国企为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在人才层面,健全人才规划和实施保障体系,实施上海“国资骐骥”人才计划;资本层面,依托科创板、创业板推动国有控股企业和国资系第一大股东企业IPO上市;平台层面,打造“1+N”数字赋能平台(“1”即数据集团,N即交通、金融等领域行业子平台)。(完)

 

 

编者按

1月31日上午,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认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始以来,在许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要成果。《国资报告》杂志邀请国资委相关业务厅局、地方国资监管部门、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员工代表、产业链合作伙伴、专家学者等纵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改革成效。

 

 

今天,我们为您分享上海市国资委的署名文章《以混促改开创多种所有制融合发展新局面》——

上海市国资委:
以混促改开创多种所有制融合发展新局面
文 · 上海市国资委
《国资报告》杂志2022年第8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上海国资国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关政策要求,结合上海地方国有企业实际,坚持把“混”作为重要手段,把“改”作为关键支撑,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本市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本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操作指引》等文件,严格把好“改制决策、审计评估、市场交易”三道关,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上海市国资委系统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资产、收入和利润约占监管企业总数的77%、88%、90%和96%。混合所有制企业已成为上海地方国有企业中最有活力、最有实力、最有发展潜力的部分。
 
落实中央顶层设计,制定地方实施细则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上海市率先出台一系列混合所有制改革文件,确保改革规范有序推进。
在市级层面,上海市早在2014年就出台《关于推进本市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试行)》,明确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即“一个导向三个结合”,“一个导向”即以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为导向。“三个结合”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优化国资布局结构、实施开放性市场化联合重组相结合;与推动国资有序流动、盘活用好国有资产相结合;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
在市国资委层面,2016年印发《本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操作指引(试行)》,明确混合所有制改制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基本流程和主要风险,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提醒把关机制,规范本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操作流程和实施细则。一是把好科学决策关,明晰集团公司、二级及以下企业的不同决策主体和决策程序;二是把好审计评估关,规范财务审计、企业价值评估,要求出具法律意见书;三是把好市场交易关,通过证券市场和产权市场发现价格、寻找战略合作伙伴。
 
以上市发展为导向,分类分层实施产权变革
坚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以企业为主体、以发展公众公司为主要实现形式,因企施策、因业施策,探索形成具有上海特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
积极发展公众公司,推动国资证券化国企市场化。对主业突出、行业优势明显的竞争类企业,推进整体上市;对业务多元的竞争类企业、功能保证类企业中优质的竞争性业务资产,提高证券化水平。
中国太保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实现伦敦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A+H+G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
2013年以来,先后推进完成了华建集团、隧道股份、国泰君安、上海银行、上海农商行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上海电气、临港集团、华谊集团等企业集团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和辉光电等一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其中,上海电气实现风电板块分拆上市,成为A股分拆上市新政后国资分拆上市第一股。中国太保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实现伦敦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A+H+G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
目前,三分之二的市场竞争类和金融服务类企业已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截至2022年6月底,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总市值2.41万亿元,国有股市值1.04万亿元。
分类分层系统推进,加快开放性市场化重组。一是根据企业类型和功能定位,合理设定国有股权比例,优化股权结构。除负责国有资本运营的国有资本管理公司明确要求保持国有独资之外,功能保障类国有企业均可实行混合所有制;鼓励竞争类国有企业,根据发展实际,按照市场规则有序进退、合理流动。二是根据企业层级,支持国有企业根据发展实际,在集团层面和子公司层面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上港集团15%股权协议转让中远海运集团,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市建科集团在国有股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三步改革后,正式提交了IPO申请;上海燃气引入港华燃气,深化了行业资源协同;上药股份则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引入云南白药等战略投资者,此外,积极推进国资国企与外资外企合作。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上实集团所属上药集团与美国康德乐公司、东方国际集团与日本新联纺株式会社等合资合作,推动国内国外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三是围绕主业发展需要,实施市场化兼并收购。2017年东方国际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联泰控股,强化了自身主业优势。2020年,上海电气收购上市公司赢合科技,强化自身锂电池板块业务;
发挥资本市场优势,创新改革方式路径。一是组建国企改革基金。近年来,上海国资委下属企业陆续发起成立上海国企改革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上海国企改革品牌发展股权投资基金、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上海并购股权投资基金等一批基金,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的功能。二是支持国有企业通过证券市场、产权市场等,引入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改制重组。党的十八大以来,完成产权进场交易项目合计2781宗,金额合计5099.95亿元,交易金额年均增长率15.88%。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助力改革。“上海国企ETF基金”成功发行,全面覆盖上海地方国企参控股的66家优质沪市上市公司,有力地推动了国资国企改革。
 
以机制转换为关键,以人为本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
一是加快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规范董事会建设,陆续授予规范董事会选人用人、重大决策、业绩考核、薪酬分配4项权利,推动董事会规范建设。加强监事会履职管理,制定外派监事履职评价办法,完善履职评价体系,优化外派监事会主席管理,进一步明确监事会主席工作职责。
二是加快推动三项制度改革。以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为方向,完善企业经营班子选聘和管理制度,推动企业经营班子能上能下。以订立职工全员劳动合同、修订完善企业员工管理规章制度为抓手,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岗位管理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形成企业与员工双向选择、行政与工会部门定期协商、员工能进能出的合理流动机制。以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为导向,出台《关于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的实施办法》,落实董事会工资分配管理权,根据企业性质不同,实行有差别的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确定工资总额。
三是加快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建立规范有序的股权激励工作制度体系,先后制发《关于推进实施<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本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推进股权激励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本市地方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首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
2013年以来,华虹半导体等公司实施股票期权,上港集团、华建集团等上市公司实行限制性股票,科创投集团开展国有创投企业市场化运作试点。85%的竞争类企业制定了股权激励工作整体推进方案。22户企业在国家有关员工持股文件出台后,开展实施了员工持股试点。同时,设立“容错机制”,在“依法决策实施”“勤勉尽责、未牟取私利”的前提下,允许在改革目标与效果之间保留一定的空间。
 
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为改革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是确立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坚持把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前提,落实“四个同步”“四个对接”要求,制发市管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的实施意见,根据国有独资、全资、国有资本绝对控股企业和国有资本相对控股企业的不同特点,明确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的不同要求。境内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全部完成党建工作进章程工作。
二是落实党组织研究讨论“前置程序”要求。出台落实“前置程序”指导意见等制度文件,提出“前置程序”应置必置等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重大决策的前置程序。目前,国有资本绝对控股企业和国有资本相对控股并具有实际控制力的混改企业,能够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中的要求,发挥领导作用,对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决策进行前置研究把关。国有资本相对控股企业党组织,属地管理的情况下,也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前置程序要求。
三是探索党管干部和发挥市场机制有效结合途径。从直接监管企业层面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市国资委党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具体操作实施。对混合所有制的企业,董事长和总裁任职采取提名的方式,提交董事会、股东会审议。对二级以下企业,各企业集团根据各企业实际,对实行混改的子公司普遍采用了市场化程度更高的选聘方式、契约化程度更高的管理方式和差异化程度更高的薪酬激励方式。
四是落实对混改企业的党建管理和考核。目前,混改企业中,党组织大部分采用属资管理的方式由国有股东组建,也存在部分混改企业仍然保有原来党组织架构,采用属地属资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国有绝对控股的混改企业党组织职责定位、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活动等方面与传统国有企业的要求基本相同;国有相对控股或参股的混改企业党组织则结合混改企业的管理基础、运营管控权归属、企业文化、党组织管理关系归属等,按照分类指导、一司一策的办法明确工作要求。

end

 
 
 
 
 
 
欢迎关注
 

 

 

https://www.xusbuy.net

上一篇:现货交易技巧经验(现货交易技巧百科)

下一篇:生物股份600201股票价格(股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